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芽短梗霉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多形性腐生真菌,它们的生长周期中包括酵母状细胞、芽孢子、膨大细胞、菌丝状细胞和厚垣孢子等多种形态。在不同的生长形态下,出芽短梗霉可以合成代谢出不同的代谢产物。普鲁兰糖是出芽短梗霉合成的细胞外线性多糖。普鲁兰糖具有极佳的成膜性、成纤维性、阻氧性、可塑性、粘结性及易自然降解等独特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无毒无害,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它在生物医药,食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普鲁兰糖的生物合成过程至今还没有完全清楚。为研究不同形态下出芽短梗霉的特性,以及普鲁兰糖的生物合成机理。本试验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不同形态的出芽短梗霉细胞。并且对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糖有显著差异的出芽短梗霉细胞进行转录组从头组装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发掘普鲁兰糖的合成相关基因。本试验得到了下列结论。(1)在60%的percoll细胞分离液中,成功分离出芽短梗霉的酵母状细胞和膨大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膨大细胞内有明显的糖分积累。(2)通过Illumina Hi Seq 2000转录组从头测序,我们得到了25,134,395对双末端测序读数。其中,有23843614对过滤后的读数,它们的GC含量为53.29%。我们通过序列组装得到了13,705个unigenes,总共长度为19,965,178bp。这些unigenes的长度范围从201到15116 bp,平均长度为1457 bp,N50为2221 bp。其中54.38%的unigenes长度大于500 bp。(3)通过对YPD(产糖)和YND(不产糖)两种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出芽短梗霉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有5649个基因具有显著差异表达,其中有2618个基因在YPD中高表达,有3031个基因在YND中高表达。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KEGG注释,发现它们被注释到了137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关于普鲁兰糖合成的候选基因有15个。在没有基因组信息的情况下,转录组从头测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因信息来了解出芽短梗霉的整个基因组序列。它为我们发现新的基因,分子标记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我们今后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了更多有意义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