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注本《北齐书》(卷一七至卷二三)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籍校注是古籍整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是从古籍整理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校勘学、版本学、语言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北齐书》进行较为系统的考校研究。  本文《绪论》部分对《北齐书》校注的意义、历史和现状以及校勘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正文部分,通过对宋本、四库本、百衲本以及中华书局点校本《北齐书》的失校和误校之处进行勘正,其中包括文字校勘、名物典章制度、字义、词义、句意的解释、标点,以及史实考辩等。  本文认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北齐书》,在中国文化传承史和古籍整理学术发展史上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单就点校本《北齐书》而言,也仍然还存在漏校、误校、误释,以及错字、脱字、衍字失校等问题。有鉴于此,在陈长琦老师的指导下,我把《北齐书》作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对《北齐书》部分的校勘注释,对《北齐书》中存在的史实、底本、校勘、标点等各种问题进行更全面的梳理鉴别,并希望本论文能够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为今后学界对《北齐书》的研究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我认为企业报处理会议报道,应依照企业报的新闻规律去处理。企业报的规律是什么?首先从企业领导办报的目的来看,他们是想及时向职工传达领导机关对生产经营工作的决策和部署
本文约3万5千字,分四部分对齐法家的思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齐法家的界定、特征和流变。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它与秦晋法家的关系。第三部分讨论了它与稷下其他
本文所研究的“沂蒙妇女”,特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沂蒙地区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区域内的女性群体。 之所以将沂蒙妇女作为革命背景下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
“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这无疑是粮食流通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宣言,意味着中国粮食制度的彻底改革——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农
绘画,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脉络上从原始的图腾到装饰美化的运用,到宗教和人文的情感表达,到现实形象和事件的再现,再到抽象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尽管有着多
刘鸿生是民国时期江浙企业家中由买办商人转变为民族企业家的典型代表。在抗战之前、抗战时期、抗战胜利以后三个阶段,刘鸿生与国民政府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抗战前十年
苏洵身处北宋仁宗时期,国家积贫积弱之格局业已形成。天下士人皆著书立说,以表其忧国忧民之心,苏洵也是这诸多士人之一。针对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情况,苏洵从哲学层面思考社会
本文分析了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水稻株形变化规律,指出了株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理性状的变化。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行系统控制,在保证必要穗数的前提下争取大穗,并相
目前学界对于明清榆林地方史的研究往往侧重于该地区区域开发、环境变迁的研究。另外,作为“九边”重镇之一的榆林镇,其城墙城堡、军队管理、供饷体制的研究也颇受重视。笔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