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表征和二氢黄酮肟类、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而广受关注。目前,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表征、结构修饰、全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是化学和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献报道柘属植物富含结构新颖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且多显示抗炎、保肝、抗脂质过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构棘((Cdrania cochinchinensis)为桑科柘属常绿灌木,其根部常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在民间,构棘根作药材“穿破石”使用,用于肺结核、淋病、腮腺炎、黄疸、胃和十二指溃疡、跌打损伤、胃癌等的治疗;构棘果具有理气、消食、利尿的功效,主治疝气、食积、小便不利等。目前,国内外只有少量文献进行了构棘根化学成分的研究,而构棘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尚属空白。为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构棘资源、进一步对比各部位的成分异同,本文对构棘根和构棘果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此外,广西优势农产品柚子皮、柑橘皮中富含二氢黄酮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抑菌、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为提高天然二氢黄酮的药理活性、开发具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分子,本文还以橙皮素、柚皮苷两种天然二氢黄酮为原料进行了化学修饰,分别合成了二氢黄酮肟类、二氢黄酮腙类两类衍生物,并用MTT蛋白染色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活性筛选。1、应用硅胶、凝胶、聚酰胺柱层析的方法从构棘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7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有3个Xanthone、11个黄酮、2个三萜。通过1H-NMR、13C-NMR、HMBC、HSQC、HR-MS技术及文献对照分别表征为:Isocudraniaxanthone B (I-1)、1,6,7-trihydroxy-4-(1,1-dimethylallyl)-3-methoxy xanthone (I-2)、Gerontoxanthones H (I-3)、桂木生黄素(Ⅰ-4)、环桂木黄素(I-5)、Cudraflavone A(I-6)、柚皮素(Ⅰ-7)、香橙素(Ⅰ-8)、山萘酚(Ⅰ-9)、桑色素(Ⅰ-10)、槲皮素(Ⅰ-11)、山萘酚-7-O-葡萄糖苷(Ⅰ-12)、槲皮素-7-0-葡萄糖苷(Ⅰ-13)、4-(乙氧基甲基)苯酚(Ⅰ-14)、β-谷甾醇(Ⅰ-15)、(13α,14p,17a,20R)-7,24-二烯-3-羟基羊毛甾烷(Ⅰ-16)、(13a,14p,17α,20R)-7,24-二烯-3-乙酰酯羊毛甾烷(Ⅰ-17)。其中化合物Ⅰ-2为新化合物,Ⅰ-14首次从桑科发现。2、通过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单晶衍射等方法首次对构棘果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9个单体化合物,其中苯并吡喃异黄酮5个,分别表征为染料木素(I-19)、Alpinumisoflavone (I-20)4’-O-methylalpinmumisoflavone (I-21)、4’-O-methylderrone (I-22) isoderrone (I-23)。异黄酮Ⅰ-22、Ⅰ-23为首次从本属分离得到。同时还培养了Ⅰ-21、Ⅰ-23的单晶,晶体结构显示化合物Ⅰ-21、Ⅰ-23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以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π-π堆积作用和范德华力构成三维超分子建筑结构。此外,还对含量较高的异黄酮isoderrone5-位、7位羟基进行了甲基、乙基、异戊烯基的衍生化修饰,得到了5个新的苯并吡喃异黄酮衍生物(Ⅰ-23a~Ⅰ-23e)。3、以天然橙皮素(Ⅱ-1)和柚皮苷(Naringin)为原料,通过酸水解,选择性甲基、异戊烯基、苯乙酮基、吲哚甲醛基的取代分别合成了橙皮素衍生物(Ⅱ-2、Ⅱ-3)和柚皮苷衍生物(Ⅲ-1-Ⅲ-9),然后分别与盐酸羟胺、盐酸甲氧胺、盐酸苄氧胺反应,高产率的合成得到了3个E-橙皮素肟(Ⅱ-1a~Ⅱ-3a)、6个E橙皮素肟醚(Ⅱ-1b~Ⅱ-3c)、9个E-柚皮素肟(Ⅲ-1a~Ⅲ-9a)和13个E-柚皮素肟醚(Ⅲ-1b~Ⅲ-9b, Ⅲ-1c~Ⅲ-6c)。并通过红外、核磁、高分辨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4、从丰富易得的柚皮苷(Naringin)出发,通过酸水解得到了柚皮素(Ⅲ-1)。分别以橙皮素(Ⅱ-1)和柚皮素(Ⅲ-1)为母体,通过4-位羰基与水合肼作用合成了中间体橙皮素腙(Ⅱ-4)和柚皮素腙(Ⅲ-10),进而与各种不同类型的醛缩合,设计合成了28个新型N-苄叉二氢黄酮腙(Ⅱ-4a~Ⅱ-4n、Ⅲ-10a~Ⅲ-10n)。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捷、产物活性显著,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二氢黄酮资源、设计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思路。5、利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Xanthone、异黄酮、isoderrone衍生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初步的结果显示Xanthone(Ⅰ-1,Ⅰ-3)、异黄酮(Ⅰ-23)对胃癌细胞SGC-7901有较弱的抗细胞增殖活性;7-O-烷基化修饰不能增强底物isoderrone的细胞活性。同时,还对所合成得到的二氢黄酮肟类衍生物(Ⅱ-1a~Ⅱ-3c, Ⅲ-1a~Ⅲ-9b)也进行了对胃癌细胞SGC-7901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二氢黄酮肟比前体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细胞活性有了显著地增强。二氢黄酮4位肟基的存在是关键因素,而当肟基转化成肟醚时其活性显著降低。此外,采用胃癌细胞SGC-7901对N-苄叉二氢黄酮腙类衍生物(Ⅱ-4a~Ⅱ-4n,Ⅲ-10a~Ⅲ-10n)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长活性试验,发现N-苄叉橙皮素腙的活性比柚皮素腙活性高。其中化合物Ⅱ-4c,Ⅱ-4e,Ⅱ-4h, Ⅱ-4n与顺铂具有相近的抗肿瘤活性,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10.6μM、6.9μM、9.8μM、9.6μM。综上所述,构棘根化学成分以Xanthone、黄酮、黄酮醇为主,而构棘果则以异黄酮为主。经化学合成的部分二氢黄酮肟(29个新化合物)和部分N-苄叉二氢黄酮腙(28个新化合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初步的抗肿瘤活性测试及构效关系研究可为进一步的设计合成新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读图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字符出版的单一局面。影视网络、卡通动漫等视觉文化异军突起,图文书、绘本也成为了倍受青睐的图书类别。对于90后的高中生而言,他们自出生起就被这个以追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压缩雾化吸入疗法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超声雾化
本研究探讨不同领域的规则(安全领域规则,个人领域规则)和不同的规则提出者(成人权威,同辈权威)对儿童判断的影响。研究考察了48名4~7岁的儿童在道义推理、奖惩判断、愿望理解
序跋是一种重要文体,朱自清序跋更是其文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序跋在朱自清文章中所占比例很小,共39篇,多收录在由朱乔森和三联书店合编的《朱自清序跋书评集》中。序跋作为一
本文应用热分析技术对桉树皮、玉米秸秆及其混煤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生物质种类、混合比例和升温速率对燃烧特征、污染物排放和燃烧动力学
<正>高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特点,然后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新课程背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卫星导航产业的快速发展。北斗接收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低成本、高性能的接收机是其广泛应用的基础。北斗接收机的设计可
农村突发公共事件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无法满足农村多样化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危害农村社会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二十一世纪以来,农村
目的:构建和评价地塞米松致骨质疏松肾阴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雌性昆明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反证组(六味地黄丸),每组15只。模型组与六味地黄丸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