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壁角钢冲压冷成型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成型钢的加工成形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出任何复杂截面的型材,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型材,在建筑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冷成型钢的加工成形过程会导致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会使构件中的某些部分在承受荷载时提前发生屈服,从而降低构件的承载力,因此必须了解构件中冷成型残余应力的分布以考虑其对承载力的影响。   然而,目前对冷成型残余应力分布的已有研究还很不完善,已有的研究大多是采用的实验方法,不但耗费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很难方便快捷地对不同参数的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已有的研究基本都假定冷成型残余应力沿构件纵向是不变的,只给出了残余应力沿板厚以及构件横截面的分布,而没有给出其沿整个构件表面的分布。板材成形的数值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以及航天航空等领域,该方法能够弥补上述已有研究的不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被应用于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冷成型残余应力的研究。   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厚壁角钢的冲压冷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其中的冷成型残余应力沿板厚、构件横截面以及构件表面的分布情况,总结出了分布规律,发现残余应力沿构件纵向是变化的,在靠近构件纵向两端的区域,残余应力值较大;并且分析了板厚及相对曲率半径对冷成型残余应力的影响,发现在相对曲率半径或板厚相同时,随着板厚或相对曲率半径的增加,构件弯曲段中的纵向残余应力在板厚方向上的受压区都有所增大。接着,本文对静载法消除冲压成形模拟得到的角钢模型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处理后残余应力的降低情况,并且分析了外加应力对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发现在外加应力与残余应力之和大于材料的屈服应力且外加应力小于屈服应力时,外加应力越大,残余应力消除的效果越好。   本文将板材成形的数值仿真技术应用于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冷成型残余应力的研究,为复杂截面冷成型钢中的残余应力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冷成型钢承载力的研究以及冷成型残余应力消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传统的钢框架结构体系主要依靠梁柱等主体结构构件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震后结构将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这使得结构难于修复甚至拆除重建,最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具有
煤化工行业属重污染企业,其焦化废水的COD、氨氮和酚、氰的浓度高,有机物成分复杂,大多以芳香族及杂环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且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是一种含大量焦油、可生物降解性差
学位
黄土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强震的多发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引发了大面积的黄土液化和滑坡,造成了严重震害。近年来的震害调查和室内试验表明:当土层中的含水量较高时,在
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纯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但结构较柔,抗侧刚度较小;普通支撑装配式框架在弹性阶段刚度大,但延性和耗能能力小,在地震和风荷
本文是通过对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改性来积极寻求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提高混凝土的韧性的方法。由试验可知,用橡胶颗粒来改性陶粒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均有大幅度降低,其中
在通常的房屋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规设计方法先把上部结构隔离出来,并用固定支座来代替基础,求得上部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支座反力;接着把支座反力作用于基础上,用材料力学的方法求
增效澄清池是将斜板沉淀池和外部污泥回流系统、污泥浓缩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机械搅拌混合配合高浓度泥渣回流形成污泥捕捉层,通过小体积絮凝区加强
在基坑设计中,土压力计算是支护结构设计的关键,工程实践证明,作用在挡墙上的土压力需要土体变形到一定量时才达到极限土压力,且土压力与位移呈非线性关系。在实际工程中基坑支护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隧道建设不断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类就是高地温问题
稳定问题是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薄壁构件主要存在三种屈曲模式:局部屈曲、畸变屈曲、整体屈曲,构件的失稳常表现为数种屈曲模式之间的耦合。当前各国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