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由来已久,从先秦史料到清代小说,在历经时代的流转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而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在其中起到转承启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商人形象的批判态度方面。逐渐改变了前代文学中的贬商意识,以平视的角度深入到商人生活的悲欢离合中,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同情和理解。同时,又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商人群体的商业精神进行了首肯。其次,商人作为一类文学形象,多以文学性的形式表现,而元杂剧作为戏曲文学中的一类,在表现文学意趣的同时,还赋予了商人形象表演形式的特点,如唱词和宾白的设计,“科”的表演提示等。更为生动贴切的表现了各具情态的商人形象。同时,元杂剧中对商人形象所采取的肯定态度及商业精神的宣扬,也为明清小说中众多的商人形象提供了积极意义的感情铺垫。本文对于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他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三个角度,全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重在说明对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进行研究的选题目的,研究综述和商人形象的界定。将元杂剧中涉及商人形象的剧目进行表格罗列,并确定主要研究范围。第一章对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进行分类。围绕“贬商的形象”、“褒商的形象”、“怜商的形象”三类,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商人心理。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史料,对塑造这些商人形象的社会原因做简要的分析。第二章主要探讨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艺术特征,分为“形态各异的脚色扮演”、“曲白相生的‘行路’语言”、“独具特色的行商道具”三个方面展开。对商人形象在戏曲脚色、语言和道具上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及艺术赏析。第三章主要以时间为轴线,依据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对元代杂剧的时代划分法,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探讨前期和中后期中元杂剧商人形象的个性和共性。第四章为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文化解读,主要围绕这类形象的思想性,分为“商业文化中的商人形象和“儒家文化中的商人形象”两节展开。第一节重在说明元杂剧商人形象下的勤俭和冒险精神,同时将商业之务实与农耕之务实进行分析比较。第二节中,重在探讨士商樊篱突破的问题。结合文本和史料,从士商观念的转变、士与商的通婚两个方面来看元代社会的士商关系,及商业思想和儒家精神的相互渗透。结语部分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充分用好南山矿区已有水资源、尽可能减少外部新水使用量,以完成全矿区水资源的动态整合管理,实现清洁生产,针对水资源供需现状、水质现状、回水循环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水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53号),提出将围绕“五个推进”实施全省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一是,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应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研究巴克夏(B)、太湖猪(T)和黔东花猪(H)杂交后代BTH商品猪的产肉性能和肉质性状,对BTH猪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发现,BTH猪屠宰率为76.67%、瘦肉率为42.00%,脂肪率
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网络流行用语更是犹如一股强劲的时尚潮流,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
由于近几年国内的“创业潮”,涌现了很多由艺术类专业的自主创业者,而由于这类创业人员对于公司治理、股权等的不了解,导致创业途中危机重重。分析了这类艺术培训类企业目前
本文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商誉和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进一步检验计提减值对商誉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商誉信息具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