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连接的纽带,它见证了不同地方民族文化个性化传承。2006年开始,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传承意识,进一步加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中对非遗进行活化,提高游客的参与体验感也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芙蓉镇为研究对象,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对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有利于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游客感知、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以及旅游活化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以芙蓉镇为研究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本研究主要在体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和询问专家意见明确了对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效果评价的指标要素后,从游客感知视角,建立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效果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和检验活化效果体系,对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效果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了确定指标体系能应用于实际,本文对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效果进行实例研究,得出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效果评价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从大到小依次为体验和学习、心理、认知,活化效果评价得分为69.47分,对应的评价等级为“非遗活化效果一般”。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增强游客非遗旅游体验、提高非遗活化创新度、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范围和着重培养非遗传承人四条有利于芙蓉镇景区非遗旅游活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