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幼儿期认知和行为发展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ls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展心理学中,母婴依恋(infant-mother attachment)特指婴儿与其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Bowlby创建了依恋理论,用来解释婴儿对母亲等照顾者的依恋行为和由分离产生的焦虑;并且,依恋理论认为婴儿可以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进行探索活动的“安全基地(security base)",其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种工作模型,这种“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进而影响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依恋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是Ainsworth创建了对依恋安全性和个体差异性进行测量的“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 SSP)"以及分类系统,把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区分为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即:B型(Secure,安全型)A型(Avoidant,回避型)和C型(Resistant,反抗型),后两种类型为不安全依恋类型。后来,Main等人又区分出第四种新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即:D型(Disorganized,混乱型)。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式。依恋理论和方法学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儿童依恋领域的研究,包括依恋的跨文化研究,依恋的影响因素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的研究,依恋对儿童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但我国特别是儿童保健领域在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可谓刚刚开始。本研究将通过在上海选取健康的母婴对,对12-18个月婴儿和其母亲之间的依恋类型和特征进行测评及分析,同时通过测评婴儿的气质特点,母亲看护行为的敏感性、母亲的人格特征、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父母的婚姻质量及调查其它家庭养育因素如父母生育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母亲工作状况、主要带养人和带养方式等,探讨我国母婴依恋关系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纵向随访幼儿期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发展的结果,探讨早期母婴依恋质量对儿童后期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及依恋跨时间的稳定性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母婴依恋的类型和分布特征通过选取上海160对健康的母婴对,采用陌生情境法对12-18个月婴儿和其母亲之间的依恋类型和特征进行测评及分析,结果发现:(1)B型占68.2%,A型占7.5%,C型占21.8%,D型占2.5%。可见,安全型即B型最多,占主导地位。而在不安全型依恋类型中,C型占绝对优势,然后是A型,D型则最少。(2)男孩和女孩的母婴依恋安全性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不安全依恋类型中,A型、C型和D型的分布亦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P>0.05)。2.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因素对160对健康母婴对,进一步采用Carey气质问卷测评婴儿气质特点;采用母亲行为Q分类量表测评母亲对小儿看护的敏感性;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评母亲的人格特征;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测评父母亲的婚姻质量;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小儿的其它家庭养育因素如父母的生育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收入、母亲的工作状况、父亲的参与度、主要带养人和带养方式等,力求探讨婴儿与母亲双方的特点以及其它家庭养育因素对母-婴依恋关系的形成及其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1)安全型依恋婴儿的趋避性气质维度得分明显低于不安全型婴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特别地,反抗型依恋的婴儿比回避型依恋的婴儿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反应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其敏感性分数明显高于不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安全型婴儿和不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其人格特征中的E、N、P、L四因素的得分经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安全型依恋婴儿的母亲对婚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不安全型婴儿的主要带养人数明显多于安全型婴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中,与其他带养人同睡的情况较安全型婴儿较多见,经卡方检验,χ2=6.955,P<0.05。而父母的生育年龄,受教育的水平、家庭月收入、母亲在职或在家的工作状况、父亲的参与度等这些因素在安全型依恋婴儿和不安全依恋型婴儿中,差异均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3.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和稳定性对118对健康母婴对在儿童的幼儿期进行纵向随访,采用成人依恋访谈问卷(AAIQ)测查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采用儿童行为Q分类法(AQS)测评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结果发现:(1)母亲与婴儿两者依恋类型之间一一对应的总对应率为:63.6%,其中安全型母亲与其婴儿的安全性之间的对应性最高,其次是专注型。(2)幼儿期安全型依恋占64.4%,不安全型依恋占35.6%,与婴儿期依恋安全性的分布基本一致。从婴儿期至幼儿期依恋安全性之间总的一致率为:88.1%。4.母婴依恋关系对幼儿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对纵向随访中的118名幼儿,采用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第二版(BSID-Ⅱ)测评幼儿的认知发育水平,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2-3岁)调查幼儿的行为问题,结果显示:(1)安全型婴儿在幼儿期的MDI(智力发育指数)水平为102.9±12.6;不安全型婴儿在幼儿期的MDI水平为97.5±14.8,t=3.32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安全依恋类型中,回避型的MDI水平为99.7±16.5,与安全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反抗型的MDI水平为95.1±13.9,明显低于安全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回避型和反抗型之间的MDI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安全型依恋婴儿在幼儿期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0%;不安全型的检出率为2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海母婴依恋类型以安全型(B型)为主,占68.2%,具文化普遍性;而不安全型依恋类型中,C型占绝对优势,与西方国家不同,但与日本韩国的分布较为一致,同时又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因素与婴儿和母亲双方的特点,特别是和婴儿的气质特点、母亲在抚养行为中的敏感性都有关;而母亲对婚姻的满意度、家庭中其他多个带养人的介入以及带养方式等对母-婴依恋质量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儿童依恋存在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婴儿依恋类型对幼儿期的依恋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预测效度。安全的母婴依恋关系为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可能性;不安全的母婴依恋关系可能导致幼儿期的认知损害和更多的行为问题。
其他文献
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力图以人为中心,创造出功能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产品和形象。在不同群体、不同地域进行正常的、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时,我们需要一个可视、易懂的“
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对促进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性原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尤其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开放经
镁合金是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减振性,而且易于回收,在汽车、电子、航空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镁合金的耐蚀性比较低,使它的
我国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由于煤炭消费量的增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断增长,使我国的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当前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是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
公交停靠站点相对于城市道路及用地来说,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点,但由于其在公交系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性,使其广泛的分布在城市各处,公交停靠站的布局、设置和设计不仅关系到公共
量子力学建立后,围绕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与哲学解释展开了深入持久的争论。对于波函数一直存在着德布罗意与薛定谔等人的实在论解释与玻恩等人的概率解释两种不同的本体论立场,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带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各类生产活动也愈发频繁,在迁拆、装修、建设、修缮等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必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全扫描结合NIST谱库检索方法分析6种蔬菜(番茄、青刀豆、大葱、青花菜、姜、胡萝卜)提取液中的基质干扰物,以蒸发残渣重量法探讨乙二胺N-丙基硅烷(P
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流思想的综合产物。在配送过程中,配送线路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采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