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和微生物协同作用对不同根系形态水稻生长和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普通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是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豆类。在生产中,普通细菌性疫病对普通菜豆危害日趋严重。实验室前期在普通菜豆8号染色体p8s433与p8b17标记之间精细定位到候选区段。本研究对候选区段进行分析,并验证候选基因功能,以期确定抗性基因,并对抗性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挖掘抗病种质中优异等位变异,探究抗性相关分子机制,为提升普通菜豆分子育种水平奠定
学位
现如今在21世纪经济改革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了保障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我国始终坚持创新的中心地位,不断实现经济的稳定建设。这是因为创新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企业走在行业前沿,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转折点以此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当企业发展到原有规模的一定的阶段时,必然会再次规模扩张或者进行技术改革创新,但是反观之,创新并非易事,创新业务具有长周期性与不确定性
学位
水稻对低温较敏感,低温冷害是水稻生产中受灾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约十分之九的稻作面积受到低温的影响。中国因低温冷害每年使水稻减产30~50亿公斤,低温冷害严重制约着我国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为了发掘水稻育种中可有效利用的耐冷种质及耐冷基因,许多学者通过水稻种质资源的耐冷性鉴定评价及QTL定位分析,筛选出不少耐冷种质资源及基因,但多数鉴定局限于特定某一生育时期的耐冷性鉴定,未能全面系
学位
我国氮肥消费量占全世界总量的30%左右,是氮肥使用第一大国,且氮肥损失率和土壤残留率极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面临着巨大问题。以往研究表明豆科//禾本科可利用豆科作物根瘤固氮来减少氮肥施入量,但未表明各作物最适宜的施氮量;而我国重金属镉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以往研究表明间作可降低作物对镉的吸收与转运,但通过间作来减施氮肥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镉带来的危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减少施氮量是否会影响作物根际微生
学位
为了明确控释尿素减施增效的最优施用量以及探索控释尿素长期施用后残留的包膜材料对土壤和作物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相结合,研究长期施用控释尿素对南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田间定位试验依托湖南省浏阳市双季稻区连续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探究(i)不施氮肥(CK)、(ii)当地农民习惯施氮(Urea),早稻、晚稻各施氮150和180 kg·hm-2、(iii)与
学位
土壤耕作是改善耕层土壤质量的重要途径。华北平原潮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该地区长期单一的旋耕方式易加剧土壤肥力的下降,还易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构成的基础,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和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土壤中三者的变化,而对土壤团聚体中的响应情况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山东省齐河县典型潮土,设置旋耕(RT)
学位
粒重和粒形是水稻重要的产量和品质性状,两者密切相关,主要受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控制。实验室前期用黄华占/吉资1560(HHZ/JZ1560)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在第1染色体长臂末端JD1009-JD1019区间内发现一个控制粒长粒重的QTL qTGW1-2。本项研究发展两种遗传背景高度同
学位
当前,随着化石资源的不断消耗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温室效应日益加剧。因此,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迫在眉睫。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甲酸等各种高附加值的能源化学品。目前碳水化合物类生物质产甲酸存在催化剂合成过程产生污染、催化体系难以回收利用、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
学位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地区,后经欧洲传入中国,传入中国以后,以其抗逆性强、产量高、比较效益显著的特点在一些苦寒、贫穷地区迅速发展。目前马铃薯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马铃薯生产在波动中发展,而生产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生产的波动对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探究马铃薯生产波动规律,揭示各影响因素对马铃薯生产作用机制,对于保持我国马铃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
学位
氮、钙是果树必需矿质元素,氮是产量形成的基础,钙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及保持起重要作用。氮影响果树对钙元素的吸收,中间砧影响矿质元素吸收转运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形成。目前,因氮肥施用不合理和中间砧选用不当造成苹果缺钙,继而导致的苦痘病等生理病害发生、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筛选适宜施氮量以利于苹果对钙的吸收以及探究中间砧对苹果钙吸收转运的影响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山定子/SH38/富士苹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