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生物质废弃物螃蟹壳为原料,经过简单的化学处理提取有效成分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三种类型的生物质吸附剂,研究这些吸附剂对钼和铼的分离行为、钼铼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实验结果如下:1.以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的蟹壳为原料,经过简单的酸处理,制备了蟹壳甲壳素吸附剂,缩写为CSC。利用红外、扫描电镜进行表征,证明合成的吸附剂为α型甲壳素。与其他吸附剂相比,CSC对钼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在pH=1时,CSC对钼的最大吸附量为252.27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通过模拟料液实验,表明CSC对钼具有优良的吸附和应用性能,可以将钼从含铜或铁的二元或三元体系中有效分离回收。2.以蟹壳甲壳素为原料,经过脱乙酰化一步反应,制备了蟹壳壳聚糖,缩写为CS。以蟹壳壳聚糖为壳,磁性Fe3O4为核,将蟹壳壳聚糖与磁性Fe3O4有效结合,制备了天然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缩写为FCS。与CS相比,FCS可以选择性吸附钼和铼。在pH=4时,FCS对钼和铼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1.04和57.79mg/g,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单分子吸附模型。考察了10%NH4SCN可将铼完全解析,20%NH3·H2O可完全解析钼,钼和铼的回收率可达100%。3.天然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经过胺基修饰制备了八种不同碳链长度和空间位阻的吸附剂。与FCS相比,胺基修饰的磁性壳聚糖吸附剂对铼的吸附量都明显提高。其中二异辛胺改性的磁性壳聚糖吸附剂,缩写为DIOA-FCS,对铼的选择性比钼高,这主要由于引进的二异辛胺空间位阻效应决定的。通过模拟料液实验,表明在pH=10时DIOA-FCS对铼具有优良的吸附选择性,可以将铼从含钼的二元体系中有效分离回收。通过吸附洗脱循环试验,经过五次吸附洗脱循环试验,DIOA-FCS对铼的吸附量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