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在营养不足,抗生素处理等胁迫因素作用下,其形态会发生适应性转变,由螺旋形转变为球形。球形幽门螺杆菌具有免疫原性低,不易清除等特点。研究球形幽门螺杆菌对宿主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宿主细胞内转录因子Egr-1表达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球形Hp感染与各种胃病特别是胃癌发生的关系,从细胞微生物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一、球形Hp对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目的:了解球形幽门螺杆菌对人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AGS为研究对象,将球形和螺旋形Hp分别与它们共培养。利用CCK-8法检测活细胞的细胞增殖情况,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比较在相同感染密度下,两种形态的Hp对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强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在低感染密度状态下,球形Hp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高于对照组(PI=2.6%~5.0%),P<0.05。当MOI=32:1时,球形Hp处理AGS细胞OD值为2.902±0.072,细胞增殖率(PI)62.58%。明显高于螺旋形Hp处理组(PI=18.04%),P<0.05。当MOI=16:1时,球形Hp处理GES-1细胞OD值为1.808±0.156,细胞增殖率32.07%,明显高于螺旋形Hp处理组(PI=21.91%),P<0.05。2.在低感染密度状态下,球形Hp的诱导凋亡作用较弱,与对照组(AI=3.24%~5.4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当MOI=32:1时,球形Hp处理的AGS细胞,凋亡率(AI)为5.94%,明显低于螺旋形Hp处理组(AI=14.52%),P<0.05。当MOI=16:1时,球形Hp处理GES-1细胞,凋亡率为6.81%,明显低于螺旋形Hp处理组(AI=16.25%),P<0.05。结论:1.在Hp的低感染密度状态下,与螺旋形Hp相比,球形Hp对胃上皮细胞表现出较强的促增殖作用和相对较弱的诱导凋亡的作用。故球形Hp对体外胃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增殖效应。2.球形Hp对正常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基本一致。二、球形Hp刺激AGS细胞增殖过程中转录因子Egr-1的作用目的:活化的Egr-1在胃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球形Hp对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