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国力”中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硬实力”已有显著提高,然而“软实力”的增强却不如人意。公共外交力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家提出并重视,然而对公共外交相关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尚未解决,如:公共外交的内涵、公共外交的主体、公共外交信息的有效传播等。这些都有待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面对国际舆论大环境,如何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消除彼此的误解,是我国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本文认为公共外交可以理解为一种信息的传播,一套成熟完善的信息传播机制可以使我国的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更加有效。 本文以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机制为研究对象。作者首先从公共外交及其信息传播机制的概念及发展进程入手,对我国现有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机制的运行结构、运行方式和相关制度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现行机制中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公共外交机构职能分散、媒介组织影响力有限、信息传播的可信度不高、网络媒介竞争力不强、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等;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作者从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和制度建构三方面提出了建设和完善我国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机制的建议和具体措施。在研究中,本文借用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搜集分析文献资料,了解与我国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机制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将我国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机制与其他国家相关内容的横向比较,吸收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认为解决我国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机制中的问题,需要遵循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公共外交机构,合理统筹国内的媒介组织和民间公共外交组织,使其各尽其职,以形成合力。同时尽快完善我国公共外交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制度,使我国的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有法可依、依法传播。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公共外交视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首先对公共外交信息传播机制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依据梳理了我国公共外交的信息传播机制。通过借用传播学中关于信息传播的理论系统的分析了现有机制的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