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专用动量词的发展演变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s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一组专用动量词的演变过程。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晋代产生的动量词“过”的来源及演变,认为“过”的虚化是从“VP1,数词+过,VP2”结构开始的。两晋时期,动量词“过”可做状语、补语,所量动词范围扩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通用动量词。由于“过”本身残存的实词意义,在使用中容易造成歧义,不符合语义表达的精准需要,“过”最终被动量词“回”、“度”所取代。第二部分论述了动量词“次”的来源,论证了“驻扎”义动词“次”不具备虚化为动量词的句法和语义条件,认为“次”来源于名词“位次”义,对各个时期“次”所在数量短语的句法功能、所修饰的动词的范围进行了描述。第三部分讨论了动量词“回”、“度”的产生、发展,认为动量词“回”来源于动词的“曲折”义,“度”来源于名词“躨度”义,二者在来源上并非一路,功能互补,前者多做补语,后者多做状语,“度”多状少补的特征不符合动量词的发展趋势,最终被书面色彩较强的动量词“次”所取代。第四部分描述了动量词“返”、“转”的产生、发展及衰退的历史,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第五部分描述了动量词“遭”、“趟”的产生和发展及“趟”取代“遭”的过程。认为动量词“遭”是在对“匝”的替换过程中产生并逐渐扩大修饰动词的类别,到明代成为通用以修饰行走类动词为主的通用动量词,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方言色彩。明代,动量词“趟”产生并与“遭”展开竞争,逐步完成对“遭”的替换。
其他文献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高度重视党员
《金匮要略》中的食疗药膳郭来《金匮要略》本来是我国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后代医家将伤寒和杂病辟分为本书和《伤寒论》两书。《金匮要略》是我国
<正>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也逐渐增长。老年性痴呆症的特点是,精神和智力上的异常,病人的知觉、智力、记忆能力持续性减退。中医认为,老年痴呆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
近年来,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和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部署,高等学校党委采取积极措施,全面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学生党员数量和保证学生党员质量上,都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压缩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和传播速度有了明显的扩大和提高,这给我们的社会生活
作为互联网站点群的强大一支,中国企业网站占据了全国互联网网站总数的60%以上。他们拥有相当的带宽、信息共享量以及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他们构建了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另一个世界
二战之后,美国作为一个非欧洲国家,在欧洲拥有重大的利益。从全球战略意义考虑,为遏制苏联,追求世界霸权,美国出台援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正式提出“欧洲一体化”
从奥氏体不锈钢的演变,以氮代碳的含氮不锈钢,Mn-N系不锈钢,超级铁素体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及抗菌不锈钢等方面的发展,概述了不锈钢钢种发展的一些动向
省级卫视的同质化现象是伴随着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凸现出来的一个问题,同时,作为媒体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同质化现象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在孕育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死亡赔偿金是对被害人的继承人的财产损失的赔偿。当下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受到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批评,死亡赔偿标准的不统一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在于定额化的死亡赔偿金制度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