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施教活动与受教活动的有机统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受教育者的关注与日俱增。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不仅是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需要,也是科学高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有效接受的重要保证。为此,本学术论文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理论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简单历史回顾,探明研究的意义,进而尝试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的内涵并分析了它的特点和研究价值,达成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的清晰化认识,以此指导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理论。文章紧密围绕主题,共分三个部分加以阐述。第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出。主要从以下方面论述:在对接受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前提下,概括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路径,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的涵义和特点进行了界定与分析,明确了接受路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的机制。主要从四方面着手:第一,欲求路径,构成了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动力机制;第二,情感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选择机制;第三,认知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加工机制;第四,意志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调节机制。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的优化。这部分是文章的最终归宿。主要从现实的人的生活出发,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优化的途径,主要通过强化教育者的灌输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和营造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这三个角度来考虑。强化教育者的灌输能力要做到: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要做到:培养自我教育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加强自我情感调节、锻炼自我意志品质。营造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包括优化社会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步被打破,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大量少数民族人口也从偏远的民族聚居地走入城市,使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求异,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三,教师要在课堂
期刊
英语复习课的教学不仅仅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而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教学目的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立足初三英语课堂,进行初三英语的复习教学,为学生提供问题,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