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边投资协定是国家间为规范并有效保护和促进国际投资,协调缔约方之间的投资政策,确立彼此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机制。当前双边投资协定接近饱和,国际投资规则体系激烈变革,我国签署的大量双边投资协定面临过期,中美双方欲尽快达成双边投资协定,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在进行中,这将给中国带来双边投资协定模式及内容上的巨大改革。在当前双边投资协定缔约国在协定功能和内容上的侧重点转向高标准投资保护与投资自由化的背景下,研究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对中国吸引FDI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通过选用1994~2013年间35个中国主要外资来源国的面板数据,通过中国是否与他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和可能影响中国引资的人均GDP、国家间距离、贸易额与年通胀率等变量及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与各变量的交互项构建模型,进行混合效应模型回归,实证分析我国与他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吸引FDI的影响。并通过分时段回归,探索入世后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预判中美、中欧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将对我国吸引FDI产生的影响,最终提出我国未来参与投资规则制定的态度及相关政策体系的构建。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方面:1.实证模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与投资国与中国首都间的直线距离、各投资国的人均GDP、贸易额及年通货膨胀率等变量的交互影响;2.在数据处理方法上,不仅对全样本进行混合效应模型回归,且考虑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国际经济参与度提升的重要事件,以2001年为时间节点分时段进行回归,发现入世前后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对中国引资的影响差异;3.本文就签订中美及中欧投资协定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影响进行了预判,并对中国未来参与投资规则制定的态度及政策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