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在城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区组织形式,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的一个阶段,具有亦城亦乡的特点。“村改居”社区的社会保障建立在“村改居”社区的概念之上,依法为面临各种风险的社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种社会机制。加强“村改居”社区的社会保障建设,有利于降低居民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消除农民对城镇化的抵触,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维护地区的稳定。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坪上镇“村改居”社区社会保障经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村改居”社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享受城镇社会保障的资格,享受到了部分城镇社会保险待遇;医疗救助的范围不断扩大;实行了土地换社会保障的做法等等。然而,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改居”社区居民文化素质不高,土地补偿标准偏低,可支配收入少,缴费负担重,社会保障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坪上镇“村改居”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村改居”社区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村改居”居民就业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落实不到位,社区福利水平低等几个方面。借鉴国内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和和国内其他地区“村改居”社会保障的成功做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村改居”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保障意识,主动参加就业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