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水平上研究邻苯二甲酸酯及稀土离子类污染物对血清白蛋白的毒性分析新方法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y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众多化学污染物中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直是人类高度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它们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由食物链经消化道摄入和皮肤接触等渠道进入生物体内,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影响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引起疾病。因此,研究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导致机体功能生物大分子的毒性机理及其评价方法有助于人们了解环境污染物的致病机理、全面评价污染物的毒性,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物质基础,是生命体各种功能的直接执行者,其结构的变化将导致生命体的功能性或结构性损伤,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环境中的很多的小分子污染物进入机体后都能够对机体内的蛋白质产生毒性作用从而使其变性和功能丧失。因此,研究小分子环境污染物对蛋白质的毒性作用一直是环境污染与健康领域的热门课题。   本论文选择血清白蛋白为靶分子,在分子水平上,通过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学手段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PAEs)和稀土离子对靶分子血清白蛋白的毒性作用机理,建立了一种新的评价污染物对生命体蛋白质毒性的方法与思路。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论文第一章阐述了常用的污染物毒性的评价方法,蛋白质分子的概况,小分子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结合作用的研究方法,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和稀土离子的毒理学效应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论文第二章运用GPC-GC-MS法测定食品中18种PAEs,并且应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紫外-可见光谱等光谱法以及圆二色谱法结合分子模拟技术,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PAEs类污染物(DBP、DEHP)对HSA的毒性作用。   (1)在291K时,DBP与HSA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1.46×104 Lmol-1;热力学参数△H=-8.843 kJ mol-1,△S=49.33 J mol-1 K-1,△G=-23.20 kJ mol-1,表明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力起主导作用,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同步荧光光谱显示DBP使HSA中的色氨酸残基微环境发生改变,造成HSA的构象发生变化;圆二色谱显示DBP与HSA1:1结合时α螺旋结构降低2.3%,H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采用F(o)rster理论对该体系能量转移进行分析,HSA中色氨酸残基与已结合的DBP分子间的距离r=4.08 nm,符合能量转移理论,证明HSA与DBP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分子对接结果显示DBP分子环镶嵌在HSA亚结构域IIA的疏水腔内,结合部位附近氨酸残基为Leu219,Phe223,Leu234,Leu238,Ala258,Leu260,Ile290。   (2)在293K时,DEHP与HSA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0.84×104 Lmol-1;热力学参数△H=-6.792 kJ mol-1,△S=51.94 J mol-1 K-1,△G=-22.01 kJ mol-1,表明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力起主导作用,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同步荧光光谱显示DBP使HSA中的色氨酸残基微环境发生改变,造成HSA的构象发生变化;圆二色谱显示DBP与HSA1:1结合时α螺旋结构降低2.1%,H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采用Forster理论对该体系能量转移进行分析,HSA中色氨酸残基与已结合的DBP分子间的距离r=3.80 nm,符合能量转移理论,证明HSA与DBP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分子对接结果显示DBP分子环镶嵌在亚结构域IIA的疏水腔内,结合部位附近氨酸残基为Leu203,Cys200,Ser202,Lys199,Trp214,His242,Glu153,Ser192,Tyr150,Gln196,Phe149。   论文的第三章应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圆二色谱等光谱学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稀土离子(Ce3+、La3+、Nd3+)对BSA和HSA的毒性作用。   (1)Ce3+与BSA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6.7×105 L mol-1;热力学参数△H=-29.94 kJ mol-1,△S=8.05 J mol-1 K-1,△G=-32.38 kJ mol-1,表明结合过程中静电作用力起主导作用,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圆二色谱显示Ce3+使BSA的α螺旋结构降低6.1%,B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2)La3+与BSA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1.75×104 L mol-1;热力学参数△H=-20.06 kJ mol-1,△S=11.83 J mol-1 K-1,△G=-23.47 kJ mol-1,表明结合过程中静电作用力起主导作用,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圆二色谱显示La3+使BSA的α螺旋结构降低8.0%,B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3)Nd3+与HSA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5.71×104 L mol-1;热力学参数△H=-20.79 kJ mol-1,△S=19.85 J mol-1 K-1,△G=-26.58 kJ mol-1,表明结合过程中静电作用力起主导作用,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圆二色谱显示Nd3+使HSA的α螺旋结构降低8.0%,H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论文的第四章最后对本论文的各研究部分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污染物毒性分析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在体外模拟条件下,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DBP与DEHP对人血清白蛋白的毒性作用机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提出了低剂量下Ce3+、La3+、Nd3+会对血清白蛋白产生毒性的观点,并在体外模拟条件下,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蛋白结构的改变,为稀土离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近年来,陆续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予以保障,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政策环境日臻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
期刊
一维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各向异性显著、面密度小等特点,是一种新型微波吸收材料。本文以有机羧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转化法制备了纳米晶Ni0.5Zn0.5Fe2O4与SrFe1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发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进军号令,赋予山西新的重大历史使命.rn中共山西
期刊
电铸技术具有仿真性强、复制精度高等特点,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复杂微细、精密异型的金属零件的需求大幅度地增加,这使得电铸技术受到高度重视。镍钴合金由于其优
高强度钢板成形和回弹问题的研究是目前大型钣金件成形的重要的项目。车身覆盖件广泛应用高强度钢板,表现在轻量化所带来的节能降耗的巨大效果,但在冲压成形工艺技术中也衍生出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及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
期刊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催化剂,在催化多种烷基化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直链烷基苯的生产中,研究较为成熟的无机催化剂及固体酸催化剂均存在反应温度高、2-烷基苯异构体选择性低等缺点。离子液体在低温下的高活性这一特点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室温氯铝酸盐[Et_3NH][Al_xCl_(3x+1)]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系统地考察了将其应用于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体系的催化性能。主要
建行山西省分行全面推动金融科技战略落地,超前探索结构性调整和体系性变革,为实现三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rn智慧政务为政府服务注入新动能rn紧紧围绕山西“放管
期刊
从小型电子装置所需的微电池到大的电动车动力源,锂离子电池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分析可知,未来几年内锂离子电池仍是二次电池市场的主要增长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主要取决于嵌锂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提高。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石墨类碳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理想的充放电平台和目前最高的性价比,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锂离子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但是碳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