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系吸收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数学模型构建:以多环芳烃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具有强“三致”效应的疏水性的有机污染物。PAHs的植物吸收及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数学语言构建植物吸收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和准确评价农作物的污染风险,但迄今还未见包含主动过程的植物吸收有机污染物的预测模型。为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主动吸收过程,利用微分方程建立了包含主动吸收的机制型动态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探讨了主动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子;运用数学软件确立了小麦吸收菲的主动吸收系数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初步应用模型预测了大蒜根系菲的吸收过程。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基于植物根系对有机污染物的主、被动吸收,同时考虑有机污染物向地上部分转运、植物的生长和代谢稀释过程,建立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植物根系吸收的机制型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植物种类、污染物种类和外界环境是影响植物吸收有机污染物的三大主要因素。  (2)水培试验结果表明,温度、pH、苗龄可以影响模型主动吸收参数。在15~30℃范围内,小麦根系菲吸收的Km(米氏常数)、Vmax(最大吸收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在pH=3.00时,Km值最小,在pH=5.50时,Vmax最大;7d苗龄的小麦根系动力学参数最大。而地上部分对根系动力学参数影响不显著。  (3)对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小麦根系吸收菲的主动系数约为0.68。对比发现,1stOpt数据拟合过程中的运算性能优于MATLAB;新模型预测结果明显优于Trapp的动态模型。在MATLAB中改变设置时间t,可以得到小麦根系菲浓度在更长时间的变化情况。MATLAB的运算结果表明,在一次菲处理40h左右小麦根系菲浓度达到最大值,此后根系浓度会持续降低。  (4)新模型预测大蒜根系吸收菲的结果要小于实验数据,但趋势相同且在同一数量级,已达到预期效果,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所建立的机制模型能够进行植物根系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吸收过程的预测。该模型对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及植物修复等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江小涓在《光明日报》发表《“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治理重点》指出,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成为经济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在《光明日报》发表《自主创新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就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
期刊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具有禁带宽、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高和电阻率低等优点,在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触摸屏面板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是锡掺杂氧化铟透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蔺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凯华在《光明日报》发表《构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新型国家科技治理体系》指出,战略需
期刊
重视理论宣传工作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宣传阵地,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优势.进入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显著加快.与此相适应,做好理论宣传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新
期刊
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rn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
期刊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及相对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成为新能源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纳米TiO_2能快速传导电子、吸附大量染料,促成电解质氧化还原,被广泛应用于DSSC的阳极。目前对TiO_2进行掺杂来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以及抑制复合已经成为一种研究趋势。本文对N、S掺杂TiO_2的制备,N、S掺杂TiO_2粉体与P25粉体混合DSSC以及TiO_2溶胶与P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7月15日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8.9%,比2018年增加1000万、比5年前增加近6000万.
期刊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开始前,人民大会堂二楼宴会厅2000多名抗疫英雄站在一起,等候合影仪式的开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站在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