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生态资源为建设基质,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兼顾满足科学教育和游览休闲等活动开展的新兴公园类型。它涉及设计学、美学、各种类型生态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目前,可以说是城市湿地保护的一种较好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难题,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意义重大。它以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为重点,并结合公园景观设计。通过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加强城市居民的参与性,以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明确城市湿地对动植物、自然资源、以及人类的重大意义,改变城市湿地的存在状态,避免城市建设占用湿地资源。调动起社会各界对湿地的关注,形成有效的湿地保护。让城市湿地从自然生态走向社会生态,形成对湿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分类、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要素和景观特征,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原则,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模式及国内城市湿地公园优秀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以对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和营建起到指导作用。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是还处在初级阶段,建设经验还比较单薄。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将更为完备。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人员应从湿地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战略高度认识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的重大意义。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长沙松雅湖片区中绿绕洲滩生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通过设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城市湿地公园资源保护和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的发展。本论文试图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系统的保护策略,包括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保护生物群落、科学设计湿地景观、有效解决人类干扰、和引导公众参与保护。同时望本文对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能将知识转化为设计力量运用到实践当中,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