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经济趋势下,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将会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而时代的活力也将带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迈上一个新阶段。至目前为止,中阿之间的相互往来已有千年的历史,在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顺利召开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政治文化以及金融投资等各个领域都将迎来全新的机遇,中阿间的贸易关系发展前景良好。本文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分析中阿贸易的出口潜力。文中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为中阿各个方面交流带来的好处。而后通过对目前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但与中国相比,阿拉伯国家各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足。在行业结构方面,阿拉伯国家对机械设备等工业制成品以及轻工业品的需求仍然很大。本文的第四部分则主要针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现状进行了分析。近些年来,中阿之间的经贸关系迅猛发展,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反映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上,据统计数据显示,中阿双边贸易进出口额总额从2000年的152.06亿美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2481.88亿美元,双边贸易出口额从2000年的63.78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1138.51亿美元,进口额从2000年的88.29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1343.37亿美元,显然中阿贸易发展迅速。然而,在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中,阿拉伯国家虽然地位有所上升,但仍然不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占据的中国市场,这说明中阿贸易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此外,本文还借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本文分别从总量层面和行业层面两部分进行研究,选取了2001-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与53个国之间出口额进行回归测算,其中6个为阿拉伯国家,其余47个为中国主要出口贸易国。模型中选取了中国对各国的出口额作因变量,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距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的绝对值作为自变量,通过进行计量分析,探究了影响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贸易的因素。从实证分析和出口潜力测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总量层面上,除阿曼以外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将促进中国对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高将不利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出口,而研究中的六个阿拉伯国家都较为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研究结果相比趋势是一致的。而在行业层面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作用与总量层面结果一致,其中矿物燃料等相关原料行业的GDP增长将负向影响该行业的出口,其他9个行业随着GDP增长将起到促进作用。根据出口潜力的大小本文将行业分为了需求贸易型、平稳贸易型、过度贸易型三大类,结果显示,阿拉伯各国根据自身不同的经济状况在各行业上的需求也有所区别。最后,为了有效应对中阿的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