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川北地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感染者临床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对CR-AB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并结合病史资料分析该地区CR-AB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川北地区两家三甲医院微生物室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共分离来自临床90株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回顾性调查其临床资料;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PCR,ERIC-PCR)对菌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筛查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分别检测OXA-23-like,OXA-24-like,OXA-51-like,OXA-58-like,IMP,VIM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NDM-1“超级细菌”耐药基因。结果:两家医院CR-AB标本类型均以痰液最多,各占74%(37/50)和70%(28/40),其次是分泌物,各占18%(9/50)和25%(10/40)。两家医院CR-AB科室分布均以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分布最多,分别各占26%(13/50)和37.5%(15/40)、20%(10/50)和15%(6/40)、10%(5/50)和12.5%(5/40)。90例感染者临床资料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58.96±19.72岁,基础疾病:颅脑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别占28.9%,肿瘤占12.2%,烧伤占7.8%,骨折占7.8%,其它14.4%;器官衰竭情况:呼吸衰竭者占44.4%,昏迷(意识障碍)占35.6%,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占13.3%。感染CR-AB前情况:有入住ICU史者占70%,平均10.1天;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者占60%,平均7.5天;有侵入性操作者占88.9%,其中行手术者占47.8%;使用3种或以上抗菌药物者占43.3%、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者占22.2%。预后情况:未愈或死亡占34.4%,平均住院时间50.3天。90株CR-AB对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0%、20.0%、28.9%、86.7%,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部分药物MIC90值≥512μg/ml;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100%,泛耐药菌株检出率47.8%。ERIC-PCR基因分型发现90株CR-AB共分5个基因型,并在两家医院间及同一医院内多个科室出现相同基因型;改良Hodge试验共有72株阳性,阳性率80.0%(72/90);全部菌株携带OXA-51-like基因,79株携带OXA-23-like基因,检出率为87.8%(79/90),其余基因扩增均为阴性。结论:川北地区CR-AB菌株临床分布科室主要是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感染者多有较重的基础疾病,且接受有创医源性操作较频繁,感染部位以肺部最为常见;该地区CR-AB常常为多重耐药菌株或泛耐药菌株,但其对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偏低,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或医院间传播,但各医院优势基因型菌株有所不同,应做好临床耐药菌株的管理,同时加强医护人员防控细菌交叉传播的意识;该地区CR-AB的耐药机制与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有关,未发现其它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