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政策转型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n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社会政策进行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理论热点。大部分研究者对社会政策的研究集中于社会政策本身,没有特别注意某个突出的客观环境对社会政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展开,立足于研究中国社会政策在一个特定环境(城市化)中的发展过程,着重分析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与城市化交织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政策的产生、发展和转型,并对今后社会政策发展的新路向进行探讨。正文从结构上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城市化与社会政策转型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首先对二者的具体内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城市化对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的推动作用,重申本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涉及对西方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政策发展及启示的介绍。社会政策起源于西方社会,西方城市化进程中同样伴有社会政策的变化与转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随着西方城市化“集中—分散—再集中”,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也经历了“初步形成—高福利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多元福利模式”,基本上完成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西方社会政策的问题导向、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及其自身的阶段性发展都为我国社会政策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第三章内容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初步转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表现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政策建立,后一阶段是本部分的分析重点——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社会政策初步转型。本论文充分肯定这次转型在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社会平等以及推动现代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转型后也面临着社会保护整体水平降低、社会公平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等现实问题,引出第四章对社会政策转型新路向的探索。第四章探讨了社会政策转型的新路向——发展型社会政策。这一章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背景及现实困境,引出社会政策需要进一步转型的必要性。通过对新时期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介绍,从中汲取经验,在制度设计、主体间合作、加大福利投资方面展开对新时期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设计,力求使社会政策体系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和应对社会风险的“安全网”。
其他文献
◆汛前水旱灾害防御开展情况rn(1)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4月29日组织召开松辽委2020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总)和水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各地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辛苦建造的房屋被拆迁,由征地拆迁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而绝大多数的问题集中在
对meta-Lindelof空间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给出了X是meta-Lindelof空间的一个等价条件:X的每一开覆盖ψ都有点可数的加细覆盖 ,使对每一个x∈X,x∈Int(st(x,v));证明了meta-Lind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生产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对此,我国加大了电力工程的建设力度。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进度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将对进度管理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究加强进度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进度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TU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2005~2010年期间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了罗布莎矿、曲松矿、雅鲁矿、藏布矿、林芝矿、那曲矿和自然钛7种新矿物。它们分别属于过渡族元素(铁、铬和镍)、钨及钛的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行政服务中心在中国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中开始崛起。其主要以服务精神为指导,遵循便民原则,将政府大量行政审批项目都集中于中心的组织、管理、协调、监督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郊的农村土地被大规模征用,这就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存在弊端,我国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并没
摘 要:随着生产生活中用电量的增加,安全节能思想逐渐渗透到工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人们对电力安装工作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电力设施的安装已经大致实现了安全性与节能性的要求,且逐渐被社会大众所关注。作为电力公司的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与节能意识,依照电力安装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规范施工行为,合理选择安全并节能的电力设施安装技术。本文通过对电力安装过程中安全控制和
人工智能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阶段新成果,随着科技在日常生活的普及,人工能技已经被广发的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目前,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更深入的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不同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