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城市住区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结构性缺水、水环境恶化和水安全隐患为代表的城市水问题已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城市主要功能之一的居住功能不论在依赖程度还是需求总量方面都与城市水资源密切相关,是与城市水问题关联密切和相互影响最直接的方面。  低冲击是在可持续、生态理念影响下通过城市雨洪管理方法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升华的发展观念,其所倡导的用小规模、分散的手段控制城市雨洪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诸如城市总体发展策略、市政设施、绿地景观系统等规划方面,从而催生了一系列以低冲击开发为指导的总体或专项规划、住区规划与设计、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等。低冲击开发理念以开发后水文条件接近开发前的状态为主要衡量依据,制定合理的水体消解和利用程序整合不同层面、不同载体的水体利用过程。将城市建成用地与自然条件地面差异的主要焦点——下垫面作为研究和改造对象,效仿自然原理,通过结构和非结构性措施改善城市下垫面形态和构成等特征,从而实现对雨水等水体的高效入渗、疏导和利用。以低冲击开发理念指导的城市住区,具有下垫面丰富多样、联系紧密灵活等异于传统住区形式的特点,因而相应地要求住区要素实现排用相成的市政系统、景用复合的绿地系统、立体利用的建筑系统、快速疏解的道路系统和多元复合的硬质场地等,从而满足低冲击开发要求,优化居住区水体利用和改善城市水问题。  根据对低冲击开发的内涵、原理和对住区的作用的梳理,通过低冲击视角分析了我国住区规划中主要存在的几点问题。针对诸多需要解决的住区规划问题,从规划观念、水体利用模式、住区要素和管理法规、运行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我国住区规划的目标。以住区规划目标为导向,通过分析低冲击开发的内容得出在低冲击开发指导下住区规划的内容,并对住区现行规划的要素进行分析,对形成原因和改善方式提出建议。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低冲击开发下的我国住区规划与设计策略,从建立住区雨水利用管理机制、制定高效的雨水利用规划原则、构建各类要素协调的雨水利用系统和针对住区要素的低冲击优化等角度进行规划与设计策略的阐述,为住区规划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低冲击开发理念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以福建永安青水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宅桂兰堂为例,通过对其环境、选址、空间、功能、材料和建构这六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青水传统民居中的建筑形制等问题。结论如下: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高效利用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也是先进生产力最集中的地方。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也出现
在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生境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下,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随着生态城市建设在全球的开展,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也逐渐起步,并迫切需
随着山东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青岛市总体规划(2006—2020)》的深入实施,其卫星城市胶南市的城市发展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外部环境的巨大转变为胶南市滨海乡村景观
大城市不仅仅是由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和川流不息的城市主干道构成的。生活聚集型街道是城市街道类型中比较主要的一种,它在解决城市的分散交通功能的同时,也是城市生活发生的主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体育事业的兴起,体育建筑的复合化利用问题屡次成为体育建筑界热议的话题。复合化利用的研究目的在于,使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具有控制后期运营和节约体育建筑财
近年来城中村在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其形成因为复杂,更新改造的过程艰难,不仅降低了城中村居民的生存质量,也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社
市民公共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能激发市民公共生活的产生。通过对市民依托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的公共生活进行观察研究,进而对城市现有的公共空间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