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控芯片是生化微分析系统(Bio-MEMS,Bio-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介电电泳芯片可实现对细胞的非侵入式操控、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被测样品的生理活性,从而成为人们进行微环境中细胞、细菌等操控、分析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本论文在研究分析介电电泳芯片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介电电泳芯片存在的细胞富集、分离、检测一体化集成加工技术等问题,提出了实现介电电泳富集电极、微通道网络、在线检测系统等一体化集成的介电电泳芯片系统新思想与新方法;研究分析了介电电泳富集、流体力与介电电泳力联用的连续细胞分离的机理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叉指式阵列电极和水力聚焦原理的介电电泳芯片的电场和流场模型,通过相应的模拟分析,确定了介电电泳芯片系统的整体结构;提出了在芯片系统上集成LED诱导透射式荧光检测系统和阻抗检测器两种不同检测原理互补的在线双检测系统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基于实验室MEMS加工技术平台,完成了芯片加工工艺流程、芯片版图、外围电路、检测电路、应用软件等设计,成功研制出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系统原理样机。以红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混合细胞液为样品体系,进行了介电电泳原位富集、连续分离、光/电在线检测等实验,验证了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系统的主要功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①在研究介电电泳芯片及其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分析了介电电泳芯片分析系统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②分析研究了介电电泳富集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流体力与介电电泳力联用的连续细胞分离的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在介电电泳芯片系统上集成LED诱导透射式荧光检测系统和阻抗检测器的在线双检测系统的新思想;③建立了基于叉指式阵列电极和水力聚焦原理的介电电泳芯片的电场和流场模型,通过相应的模拟分析,确定了介电电泳芯片系统的结构参数;完成了LED诱导透射式荧光检测系统的构建和阻抗检测器的设计;④基于实验室MEMS加工技术平台,完成了芯片加工工艺流程和版图设计,成功研制出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通过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光/电在线双检测系统、外围电路、检测电路等模块的集成设计,成功研制出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系统原理样机;⑤开展了基于本论文研制的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系统的应用实验研究。分别以肝癌细胞和人体小梁网细胞为实验样品,验证了小型LED诱导透射式荧光检测系统对单细胞的响应能力以及阻抗检测器对细胞生理状态的监测能力。以红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混合细胞液为样品体系,进行了介电电泳原位富集、连续分离、光/电在线检测等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系统对肝癌细胞的nDEP原位富集效率达到87.5%,对连续分离后的肝癌细胞的捕获率大于85%,小型荧光检测系统和阻抗检测器分别实现了细胞计数检测功能和生理状态的在线检测和识别功能,验证了集成介电电泳检测芯片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用于计算气隙等效导磁面积的方法:用有限元法计算自感,将漏感从仿真所得自感中扣除,再结合主电感理论公式反推出气隙等效导磁面积扩大系数。分析了电感参数及ANSYS计
目的:探究上尿路结石患者内镜碎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方法:选取行内镜碎石术的上尿路系统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和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感染的患者有1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重要的变化,有效利用大数据可以获得很多传统技术方法下获取不到的信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流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巧妙设计,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互动平台促使学生参与交流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在逐步趋于成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和调控能力,所以他们能够自主去学习和探究新知识。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
艺术再创造是客观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从内容上讲是再现与表现统一的艺术美。客观的现实与主观感情,通过艺术形象而得到统一。良好的音乐素质,深刻的生活经验
随着时代背景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得到不断的深化与拓展,从强调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及判定,逐渐转向研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行为,尤其是融资行为和创
研究背景空气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空气消毒是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控制疾病流行和保护人群健康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进步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空气
瞬变电磁法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已经在矿产探测、石油钻井、地下水探寻、海洋和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张,人们对工
实验模态分析在结构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动力特性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参数识别、模型验证等步骤,其中模态参数识别是其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