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弹性β钛合金关节微表面假体修复软骨全层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k11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由创伤、肿瘤、剥脱性骨软骨炎及关节退变等造成的关节软骨面局部全层缺损和变性坏死较为常见。资料表明,由于关节软骨无血管、神经及淋巴液供给,同时软骨细胞所处的环境又比较孤立,这就使得软骨的愈合能力很弱,因此对于如何修复软骨面缺损引起的骨关节疾病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临床上也采用各种方法来修复和重建关节软骨,但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软骨下钻孔术、软骨磨削等只能促使纤维或纤维软骨的形成,并不能恢复受损伤的关节面以及阻止软骨面的进一步退变,且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越来越差;自体软骨移植来源有限费用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异体移植物的免疫反应仍是移植技术中的一大难题;生物材料、骨膜和软骨膜移植、以及细胞因子或基因疗法等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实验室数据,但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临床结果。因此,单髁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就会成为许多中年患者最终选择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反复的人工关节翻修术和相关并发症将会伴随患者一生。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新型低弹性β钛合金微表面假体修复家犬膝关节股骨内髁软骨全层缺损效果的评估,研究关节表面微假体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可行性及低弹性模量材料对周围骨组织形成的影响,目的在于针对患有软骨全层损伤的中年患者,提供一种临时或替代的治疗策略来推迟关节置换,维持更长时间的关节功能,为临床的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16只成年家犬,制备双侧股骨髁直径7mm软骨面全层缺损,选用弹性模量42GPa(低弹)和110GPa(高弹)钛合金材料制备关节表面微假体分别置于左右膝关节软骨缺损区,术后3个月取材,行X线片、显微CT扫描、骨计量学分析、组织学检测及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关节表面微假体稳定性及周围骨质生长情况。结果修复后3个月X线片示关节表面微假体位置良好,无塌陷、松动,钉帽周围软骨生长良好,完全填充钉帽周边软骨间隙,关节软骨面平整。显微CT三维重建及骨计量学分析显示低弹性模量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及骨密度平均为0.389%±0.025%、(0.049±0.002)μm、(8.9±0.4) mm-1、(652.7±12.6)mg/mm3,而高弹性模量组平均分别为0.253%±0.024%、(0.038±0.002)μm、(5.9±0.4)mm-1、(595.2±7.6)mg/mm3,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低弹性模量组微关节表面假体固定钉周围有更多的新生骨小梁包绕,钉骨结合牢固,界面成骨量明显高于高弹性模量组。低弹性模量组的最大轴向拔出力为181.3±2.17 N,高弹性模量组为143.8±1.38 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微表面钛合金假体可以作为关节软骨面部分缺损的修复方法,低弹材料更能有效避免应力遮挡效应,促进钉骨界面新骨的形成,有利于假体的生物稳定性。
其他文献
锥束螺旋CT能够解决长物体的检测问题,但其视场直径受限于面板探测器的宽度。为扩大锥束螺旋CT的视场直径,提出了一种螺旋CT视场区域半覆盖扫描的重建方法。扫描时,转台首先
酒驾之“治”法治之样本2008年起,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将加大酒驾处罚力度写入自己的议案或者提案。2009年起,公安机关开始建议人大将酒驾入刑。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组织中NIMA相关蛋白激酶NEK2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
统编版教材强调课外阅读课程化,将语文教学延伸至课外阅读,延伸至语文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大阅读”“大语文”的高度整体改进课堂教学,在与其他学习内容的关联与整
目的评估生活质量指数(DLQI)简体中文版在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HIV-PPE)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河南省4个地区随机抽取8个艾滋病高发村(HIV≥20人),符合入选标准的163个HIVP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持续静脉注射呋塞米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试
本文通过考察一个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战略性慈善项目运作过程,基于“基金会—项目模式—资源动员”的内在体系,着重探讨了基金会多元化的资源动员模式与策略。研究发现,战略
系统调研了国外致密油勘探与开发最新进展(尤其是最为活跃的北美地区),针对致密油资源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定义多样化、储量计算方法不适用、过于依赖新技术与政策等几个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基础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保障大型结构和生命线工程的正常使用,适时地、及时地对其进行检测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而损伤识别方法则是结构
为了保障区管中心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结合民航区域管制中心供电系统工程实践,按系统性思维针对电源质量保证、系统结构安全、设备功能适应、系统电磁安全、系统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