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和外周血中Pd-L1和PD-1表达对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发病率占所有肿瘤的3%-5%;虽然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新药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许多患者仍因疾病复发或原发耐药导致治疗失败;且目前T细胞淋巴瘤(T-NHL)尚无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对NHL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是探索新治疗策略关键。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egend1,PD-L1/CD27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CD279)通路作为免疫负调控通路,参与了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使肿瘤细胞获得免疫逃逸;但其在NHL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尚未见PD-L1/PD-1表达对T-NHL预后影响的报导。本课题通过研究病理组织和外周血中PD-L1和PD-1表达对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探讨PD-L1/PD-1通路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1、明确病理组织PD-L1和PD-1表达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  2、明确病理组织PD-L1和PD-1表达对T-NHL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  3、明确外周血可溶性PD-L1和PD-1水平对侵袭性B-NHL患者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回顾性分析我院新诊断的60例DLBCL(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和104例T-NHL(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患者病理组织中PD-L1和PD-1的表达,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诊断侵袭性B-NHL患者血浆中可溶性PD-L1(sPD-L1)和PD-1(sPD-1)水平,分析外周血sPD-L1和sPD-1水平对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并比较其与病理组织PD-L1和PD-1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1、部分DLBCL患者病理组织中存在PD-L1和PD-1表达。PD-L1膜表达于肿瘤细胞和及部分浸润的非肿瘤细胞,而PD-1主要膜表达于浸润的淋巴细胞。PD-L1阳性(PD-L1+细胞/所有细胞>30%)患者20例(33%);PD-1阳性(PD-1+细胞/所有细胞>5%)患者30例(50%)。PD-L1阳性与non-GCB亚型(P=0.028),低CR率(P=0.023)相关;PD-L1阳性患者PFS(P=0.004)和OS(P=0.021)低于PD-L1阴性患者。而PD-1阳性未能影响患者预后(P=0.310)。  2、T-NHL患者病理组织中存在PD-L1高表达。PD-L1阳性患者65例(62%),显著高于DLBCL患者阳性率(P<0.000);而PD-1阳性患者29例(28%),低于DLBCL患者的阳性率(P<0.000)。病理组织中PD-L1和PD-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32)。PD-L1阳性与B症状(P=0.002)、高IPI(P=0.008)、高PIT评分(P=0.008),以及ENKTCL亚型(P=0.025)相关。PD-L1阳性患者PFS(P=0.002)和OS(P=0.001)显著低于PD-L1阴性患者。而PD-1阳性患者OS倾向于较好(P=0.067)。  3、侵袭性B-NHL患者血浆sPD-L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中位值3.79 ng/ml对0.73ng/ml,P<0.0001);但sPD-1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105)。sPD-L1升高与大肿块(P=0.022)和低CR率(P=0.041)相关。高sPD-L1(>4.57ng/ml)患者的OS差(P=0.006)。但B-NHL患者血浆sPD-L1与病理组织中PD-L1表达未见相关性(P=0.060)。  结论:  1、病理组织PD-L1高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有可能作为DLBCL危险分层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  2、T-NHL患者病理组织PD-L1表达显著高于DLBCL患者,且与预后不良相关PD-L1高表达可能是T-NHL患者临床更具侵袭性和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  4、外周血sPD-L1升高的侵袭性B-NHL患者预后不良;sPD-L1水平变化与治疗反应相关。sPD-L1有可能作为B-NHL患者预后评估和病情监测的生物学标志。
其他文献
基于强降水发生的物理机制,采用“配料法”综合动力、水汽、不稳定物理诊断参数,构建了综合强降水指数THWC(temperature,helicity and water condensation).运用NCEP/NCAR再
2018年7月15—17日,北京遭遇当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该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地雨强强等特点.针对小时降水量阶段性减弱的特征,对该过程不同阶段三类对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