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片是一种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创作的电视节目,主题内容既包括对某一人物的专访,又可以是对某一事件的深度挖掘报道等。所谓专题片解说词一般来说是指节目中的配音词即旁白。与记录片、宣传片等其他类型的解说词一样,专题片的解说词是整个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解说词不仅是对节目内容的解释说明,还在于它对主题的阐释、人物的心理刻画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专题片的不同类型,解说词的创作方式也不尽相同。好的解说词能够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要想创作出好的解说词,不仅要求语词的恰当,更重要的是与画面内容相得益彰。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节目的灵魂,解说词的语言是节目思想的体现,专题片解说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专题片的质量。因此,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在创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视专题片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不同时代的电视专题片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电视专题片在初期的节目类型大多数的主题都是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因此解说词的语言也相对客观,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正规化的语言和文字,发展中期开始有以百姓为主的生活类专题片出现,这个阶段的电视专题片的语言较为生活化,也注重对人物同期声的使用,随着社会多样化的发展,电视专题片的种类也呈现繁荣的景象,风光类、城市宣传类、民俗类电视专题片层出不穷,这个时候的电视专题片的语言风格也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本文总共由绪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语言表达模式,专题片《贡院与科举》解说词创作策划与实施和专题片《贡院与科举》解说词与画面的结合,结论等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电视专题片初期阶段的报道性语言模式、电视专题片发展的中期阶段艺术性和纪实性的语言模式和电视专题片发展阶段具有故事性、教育性和人文性专题片解说词的语言模式,着重选了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来阐述各个时期专题片解说的语言表达模式;并且分析了电视专题片三种典型常见的语言特征,并且分析了具有这种特征类型的电视专题片的语言。第二部分结合毕业作品详细介绍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如何创作和实施的,用历史资料辅助构思完善解说词,以解说词形式规范全面解说贡院与科举、学者专家语言展现贡院历史与文化和画外音解说运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并且设计了纪实性解说、描述性解说和图文性解说等多样化的解说词形态,同时讲述了电视专题片创作过程中解说词的重要性。最后是技术层面的分析,介绍了毕业作品在拍摄时对机器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如何使解说词与画面更好结合的。着重介绍了毕业作品中一些特殊镜头的使用,例如讲解了在拍摄毕业作品时对科举场地的拍摄以及关于影片中情景再现的镜头的使用,并且分析了中景叙述镜头、全景气势镜头以及特写历史镜头三种景别镜头的运用。论文结构的脉络是按照科举制度的历史顺序来安排的,每一部分的创作都是在尊重客观历史上进行创作的,通过对科举与贡院的讲述,希望受众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科举与贡院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