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方方和池莉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写作视角、创作原则及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两位女作家在艺术个性上的差异和分野。 方方有着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使她一直因关注凡俗人的人性复杂性而显出独有的凝重感,她始终坚持知识分子立场的写作,坚持以人文情怀关注人的生存本相,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及其与环境的矛盾。九十年代中后期,她的作品具有了宿命论的色彩,但这并不妨碍她对一些荒诞,讽喻、象征等现代主义方法的娴熟运用,藉此,她在作品中自如地表现她对人的生存本相及复杂人性的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池莉则显然有别于方方。她早期的创作表现人的亮点,从而显得轻快,中期,她把自己定位于“小市民”而以小市民的身份和立场进行写作,平面地描述凡俗人的生活烦恼,温情地抒写她对于普通人的生活能力的认同和赞美,她认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到了以后,她的作品越来越过多地追求故事的新奇、猎艳而有趋于通俗小说的意向。她的作品始终以一种絮叨地讲故事的方法,全然不顾文学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她无法超越自己。 比较池莉和方方,意在能从其中得到一些启迪,文学是向文化消费品方向发展还是作为人类精神自我救赎的武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