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庆油田开展了低渗透油层和一类油层污水配注抗盐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但尚未对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效率,降低污水稀释聚合物用量,萨中开发区B区块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探索污水体系抗盐聚合物驱开发效果。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驱油设计,在加强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室内实验建立的渗透率分子量和浓度图版、矿场研究成果,参考抗盐聚合物试验和工业化聚合物驱成熟经验,设计方案从全区到单井、单层,从注入井到井组连通油井多种地质影响因素,优化整体注入参数设计、单井注入参数个性化调整,实现最优方案符合率和最大提高采收率的目标。B区块二类油层注入体系为清水配制污水稀释抗盐聚合物体系。前置段塞以调堵高渗透层为主要目的,采用高分抗盐和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0~0.11PV/a,平均注入浓度1300mg/L~1400mg/L,井口注入粘度50m Pa·s,注入孔隙体积0.05~0.06PV;驱替段塞以扩大波及体积、驱替中低渗透层,促进同步见效为主要目的,采用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2~0.13PV/a,平均注入浓度1150 mg/L,井口注入粘度40m Pa·s。全区预计注入孔隙体积1.0PV,折算聚合物用量为1200mg/L·PV。注聚过程中依据开发生产中动态变化实际情况调整聚合物体系注入参数。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当注入0.33P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点85.7%,注聚阶段采出程度15.82%,最终采收率59.12%,提高采收率13.15个百分点。本文能够指导类似二类上返区块剩余油分析,抗盐聚合物驱的注入参数优化设计,用以改善聚驱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