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抗抑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h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等应激事件日益增加,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中国,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以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升最为明显。本论文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探讨了电针不同穴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本研究将中医辩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认为抑郁症发病关键脏腑为脑、肝,提出“脑神失调,肝失疏泄”为本病的中医病机。确立了“调神疏肝”治疗原则。通过对文献中的有效穴位进行统计学处理,总结出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一组穴位,即“百会、印堂、四神聪、太冲、神门、三阴交”六穴,简称“六穴”组。传统穴组参照全国统编教材《针灸治疗学》第 6 版的处方拟定,即“期门、太冲、阳陵泉、支沟、内关、足三里”。我们对以上 2 个穴组与西药百优解组进行临床及实验的疗效评价,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临床研究:观察了 60 例病人,其中“六穴”组 20 例,传统穴组 20 例,百优解对照组 20 例。两组针刺得气后均接电针仪,每日一次,每次 30 分钟,6 周为 1 个疗程。百优解组用药量 20mg/日,共服 6 周。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3 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抑郁证患者临床症状,但“六穴”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穴组,可以取得与西药百优解相当的疗效,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而传统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电针两组的副作用明显小于百优解组。 实验研究:本研究选用强迫游泳小鼠和慢性应激结合孤养大鼠两种抑郁症模型,旨在比较电针不同穴组改善抑郁症的实验疗效与作用机制。 1.强迫游泳小鼠模型的血浆皮质醇(CORT)较正常动物明显升高。分别给予电针“六穴”和传统穴,观察游泳不动时间和血浆 CORT 含量。发现电针两组均从治疗第 5 天起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CORT 含量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电针“六穴”组效果最明显。百优解组从治疗第 1 天起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但 CORT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束缚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的累积作用可以对抗应激引起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亢进,使血浆 CORT 趋于正常,改善小鼠抑郁状态。 2.慢性应激结合孤养大鼠模型的体重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在 Open-filed法测试中表现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显著降低,结果证实大鼠慢性应激结合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小学儿童的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1月-12月间在乌鲁木齐市3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853名6~12岁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祛风通络颗粒治
目的探讨RON在霍奇金淋巴瘤(HL)中的表达及其对HL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ON蛋白在HL中的表达情况,并用原位杂交法检查RON的表达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将HL细
目的观察重症超声膈肌增厚分数(DTF)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脱机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9月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2例慢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组十分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0%~30%,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特定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面部、胸部、肩背部等处,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结节、囊肿、脓疱和瘢
中美两国在国防教育方面均施行全民国防教育。虽然均为精神教育,但中美两国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却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国防教育内容明确的模块化、连续性及渗透性对我国更好地
本课题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类伤寒的概念是从“类伤寒”入手,研究其源流及发展,探索了类伤寒的来源和含义,并将宋代、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医家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目的:观察散刺结合耳穴贴压对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寻常性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探讨散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寻常性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