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费用高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伴随着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对所有人群无缝隙覆盖,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医疗保障的同时,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也受到了高额医药费用的冲击。当前,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趋于利益,为患者开更多的药品及动用大型新型检查设备变得十分普遍,在医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医务人员为供方,作为需方的患者需求只能由医务人员单方决定,并且难以拒绝其对高价检查及高价药品的选择。加上存在医务人员工资奖金与业务收入挂钩以及药品营销中回扣提成的现实环境中,医务人员难以因病施治。医保医师制度的施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可有效减少医患各方的违规行为发生,监督医师使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培养医保医师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从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的角度出发,主动为患者节约费用、维护患者利益,实现花钱少、服务好、病看好,减少患者个人负担。督促医师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通过制度约束,实现医师因病施治,不开大处方,不滥检查,不诱导过度消费并且不降低服务质量。强化每一位医保医师对患者医者父母心的责任,为参保人员服务好、保障好。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的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确保医疗保险制度安全、健康的平稳运行。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使医务人员自觉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又可减少医保基金流失,实现医、保、患共赢。本研究将运用文献法,借鉴美、德、法等国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保险违规的控制及通过监管医师减少违规的经验及做法,对国内医疗保险违规行为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运用调查研究法,结合东营实际情况讨论施行医保医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运用比较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医疗保险违规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全文除导言和结语之外,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论文第一部分界定了医保医师制度的内涵,阐述了医保医师制度的主要特征、具体内容以及各地的探索与实践,进而分析论述了医保医师制度应建立的工作机制。论文第二部分对我国医保医师违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医务人员违规原因入手认为首先是因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存在道德风险导致违规普遍发生;其次对医务人员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应用博弈论原理进行了分析;再次从医保患三方角度出发表述了各自违规的表现,对医保医师违规的后果进行了总结。论文第三部分探讨了我国医保医师违规的控制,首先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其次是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再次是加强医疗卫生、药品监督管理、医保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论述从医疗机构费用发生的上、中、下游分别进行监管的意义;最后提议改变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方式,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减少医保医师违规机会,促进医保医师自律,减少医保违规发生。论文第四部分介绍东营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状况,并结合东营市医保典型违规案例及数据,分析东营市医保监管情况,认为医保监管应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并且介绍东营市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参保人员三方违规控制的经验。论文第五部分对我国医保医师制度的发展完善提出对策措施,一是建立医保医师制度监管模型,明确医保医师监管方向,对医保医师制度的实施提出具体要求。二是通过加强稽核队伍建设,加大对违规医疗机构及医保医师的惩罚力度,加快医疗保险立法等几个方面论述应加大医保医师制度执行力度。三是督促医保医师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减少违规发生。四是建立医患之间信息公布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与参保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