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人工智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sm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社会转型的新支点,人工智能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同时也创新社会发展模式、支撑高端智能经济的发展甚至引领现代文化的发展。毫无疑问,人工智能研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当之无愧的“第一研修课”。
  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充满技术色彩的领域,理论研究则高度抽象化和思辨化,故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很少,事实则反之。长期以来,围绕人工智能理论问题的建构,对其产生的原因、持续存在的本质以及未来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经年累月的论证与探讨。首先,学术界一直从事着关于人工智能的功能性模拟、结构性研究以及程序性设计等相关理论探讨,而关于人工智能本质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理论研究的薄弱点;其次,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向的争论一直是舆论的焦点,有人认为未来社会可能出现智能爆炸,“奇点时代”将是人类社会的终点;最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发一系列与科学的思想理论相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当今社会存在许多现象看似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违背,这不得不引起学界专家、学者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人工智能内在契合的逻辑问题,试图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探讨人工智能本质势在必行。
  文章力求在马克思主义视阈内探讨人工智能本质的相关性问题,尝试在人工智能论域内阐释马克思主义思想:人工智能是在人类意识主导下的模拟低级机械运动向高级认知活动的过程;其本质不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且是现代生产工具本质的充分表现,更是人的类本质外化;人工智能的未来将朝着“类脑仿真”、“理论奇点”、“社会形态奇点”、“生产力奇点”、“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博弈”等方向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技术上的特定表现形式。论文着重解决如下问题:其一,梳理和归纳人工智能的概念界定与发展历程,解决人工智能“何以所指”问题,深化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科学认识;其二,将人工智能纳入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技术观、生产工具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分析等相关理论范畴研究,把握人工智能“何以可能”问题,拓展人工智能基础性理论研究的新空间,这是论文重点所在;其三,反思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人工智能“何以复制”问题,最终在世界观、方法论上深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认知。
  科技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每一次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影响着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人工智能亦如此,面对技术的飞跃,我们要时刻做好技术反思与理论探究,趋利避害,使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其他文献
话语是思想的外壳和情感的再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彼此相互理解的有效媒介,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伴随而来的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话语需求的“陌生人社会”对过去“熟人共同体”逐渐解构,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与冲击,话语场域的不断开拓与更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有待提升。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窘,从在国内外广受欢
期刊
期刊
期刊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刘伯承以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不仅战功卓著,对军队建设也做出卓越贡献,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兵之胜败本在于政”,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政治工作,认为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刘伯承作为坚贞的共产主义者
学位
重视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聚焦新时代,立足新方位,突出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根本上筑牢党的思想防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  新时代背景下,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回答时代之问。关注思想建党,深化思想
期刊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精髓。1845年,从批判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何为世界的本原出发,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解释世界是不够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当我们回顾近五百年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总是不能不追溯到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致良知学说坚持“知行合一”,强调在做中体悟、在事上磨炼来致良知。由此看来,二者都将无畏无惧探索真理、身体力行
学位
生活世界是验证人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各个时代的哲学界广泛研究且普遍指向的概念。古希腊时期,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促使哲学家们发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意识到对象和人有主客二分的关系,从而展开向“本体论”的探秘。中世纪经院哲学所引发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随着人类启蒙意识的觉醒发生了主体性的转向。近代自然科学,在击倒上帝权威的同时,推崇客观主义的实验证明,但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对立关系使得哲学研究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审时度势,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数次外交场合中,发表一百余篇讲话和文章,期间提到600多次“和平”。“和平”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理念的代名词。和平外交新理念的提出,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明确了方向。为了呼应时代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回应现实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围绕“十八大以来和平外交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