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对术后早期疼痛缓解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t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的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该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显著、迅速康复的优点,但仍有部分患者接受PVP术后腰背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短期缓解后再次出现明显腰背部疼痛。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模式与术后早期疼痛缓解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收治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共47例,其中男6例,女41例;年龄55-90岁,平均(70.15±8.3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标准化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术后3天VAS评分将纳入患者分为A组(疼痛缓解,术后3天VAS评分≤3分)共24例,B组(疼痛不缓解或部分缓解,术后3天VAS评分≥4分)。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责任椎体高度变化、伤椎节段Cobb角变化、以及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单双侧分布及骨水泥渗漏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骨水泥在椎体的弥散面积及是否接触上下终板存在一定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是否接触伤椎终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OR值大于1,说明骨水泥接触伤椎终板可能是PVP术后早期疼痛不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伤椎高度均能较术前有所恢复,部分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不缓解可能与责任椎体内骨水泥接触伤椎终板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高发的肿瘤。HPV可通过不同机制逃逸免疫监视,从而导致宫颈癌的发生。胞内RNA传感器干扰素诱导的解旋酶C结构域蛋白1(IFIH1)是一个重要的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它在免疫监视的激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IFIH1在宫颈癌发生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尚未可知。本研究主要探讨IFIH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旨在为开发新的宫颈癌治疗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
学位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已经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的难题与挑战,我国已有超过1亿名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致死性心血管风险是远高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在最严重的冠心病风险评估中,传统的诊断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则2型糖尿病患者痛阈值较高,心绞痛症状难以察觉,患者很难接受专门的冠心病检查。而随着医院电子病历的广泛使用,以及医疗大数据平台的研发,医学数据以指数级的速度积累。机器学习广泛运用
学位
小细胞外囊泡(sEV)是一种脂质包裹的天然生物纳米材料,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sEV由于其内携带特定的生物信息分子可应用于肿瘤液体活检。常用于sEV分离的方法为超速离心法和共沉淀法。然而,它们存在以下缺点:繁琐耗时的操作步骤,所需样本量较大,且分离出的sEV无特异性。本研究为了结合暴露于sEV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实现肿瘤源性的sEV亚群的捕获,首次利用T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和黏连蛋白结构域4(T
学位
背景: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文件显示,2018年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新冠疫情自2019年12月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调查了疫情期间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生的视力变化,发现与2019年底数据相比,6个月的时间内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11.7%
学位
传统意义上人们对骨重塑的理解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共同作用,但是骨细胞直接参与骨质量的维持作用却一直被忽视。骨细胞及其树突在骨基质中通过骨陷窝-小管系统(Lacunar-Canalicular System,LCS)跨越整个骨基质,与其他邻近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血管等组织细胞直接交流,这使得骨细胞能够协调各种细胞间的活动,以适应机械需要和激素变化。骨细胞除了通过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间接参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几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此外,由于社会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心血管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无疑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是导致国人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如何做好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一套可获取多个生理参数的便携式心血管检测设
学位
目的: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慢性疾病,其起病急骤,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发展快,易引发死亡。学者普遍指出高血压是诱发脑梗死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而目前临床上对脑梗死常规的诊断方法包括头颅CT、常规或多模态MRI检查、颈动脉超声、CTA、DSA等,但这些检查均是在出现明显脑梗死症状后才能确诊脑梗死,不利于在早期筛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脑梗死患病风险。本研究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构建
学位
目的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Ⅱ型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预测模型,为疾病发生早期提供预警。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7家附属医疗机构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125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分为病例组(242例)与对照组(1010例)。单因素分析和“套索算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筛选独立危险因素。RF
学位
第一部分NR3A亚基在抑郁、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探讨目的:研究抑郁模型小鼠NMDA受体3A亚基(NR3A)的变化及敲除NR3A后对小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探讨NR3A在抑郁、焦虑中发挥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7至8周龄C57BL/6N小鼠3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CRS模型组(n=20),模型组进行为期2周的慢性束缚刺激,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刺激结束后测量2组小鼠体重,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
学位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往往含量很低,现有天然产物筛选方法对于微量活性成分的发现效率有限。磁珠固定化酶具有稳定性强、重复性好、易于分离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筛选。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解酶(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citrate lyase,Mt ICL)是休眠结核菌乙醛酸循环必须酶,是清除休眠结核菌关键靶之一。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基于磁珠固定靶蛋白迭代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