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也是贫水国家,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短缺更加严重,呈现了严重的“资源型”缺水态势,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节水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发展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重要内容,所以有必要对“资源型”缺水地区的节水灌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水资源整体角度研究出节水灌溉措施节水效果及节水量的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尤其是“资源型”缺水态势的出现,以及21世纪人类节水事业发展的大趋势,以水文循环角度的节水灌溉概念为基础,考虑了灌溉水的可重复利用性。从水资源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灌水量平衡模型,系统分析了灌溉过程中灌溉引水量不同的损耗和利用途径,提出了灌溉水损失系数的概念,并推导了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灌溉水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基于灌溉水损失系数导出了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真实节水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将这一计算方法应用于唐河灌区,通过唐河灌区地下水的变化量来分析所推导的真实节水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论文主要内容包括:①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灌水量平衡模型,系统分析了灌溉过程中灌溉引水量不同的损耗和利用途径,以及损耗工程中的有效损失和无效损失。②基于水文循环角度的节水灌溉概念,考虑了水的可重复利用性,从水资源整体角度出发,分析了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灌溉水损失量,得到一个更贴近实际的灌溉水损失量评价指标,定义为“灌溉水损失系数”,并推导出了“灌溉水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③根据推导的“灌溉水损失系数”公式导出了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节水量的计算方法即本文所说的真实节水量的计算方法。④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对河北省2003年水资源公报和河北省水利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整理归纳计算,以及河北省大型试验场的试验资料的细致分析,确定计算公式中的各个计算参数。⑤将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灌溉水损失系数”及“真实节水量”计算方法应用于唐河灌区,得到了唐河灌区各种工程节水措施的真实节水量。并通过对唐河灌区地下水的计算来分析所推导的真实节水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真实节水量的研究,寻求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灌溉水利用的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为在“资源型”缺水地区推行节水灌溉工程措施提供更客观的决策依据,以期有利于实现“资源型”缺水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