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作文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等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本文在汲取中外生活理论、写作理论研究精华的基础上,对生活化作文教学,作了系统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方式早已倍受关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从总体上说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多偏于实践方面的探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一点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以生活理论、写作理论的综合交叉为基础的。生活是人在生活空间里的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人既是主体又是目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生活是他们存在的方式。学生生活的基本形式,包括认知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实践与交往、反思。作文的本质与写作的本质相同,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作文内在的系统构成正是认知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实践及反思。学生生活与学生作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生活化作文名符其实地就是实现作文的生活化。生活化作文就是学生生活过程本身,是学生自我潜能发挥的过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生活化作文的涵义及其系统构成。一、生活的本质。学生生活的本质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含义:人是生活的主体,又是生活的目标;生活中的人具有主体性和独立性;生活的核心是具有创造性;自然和社会是生活的空间。二、生活化作文的本质。1、作文的本质。通过对中外关于写作理论研究的分析,我们认为写作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本身就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作文的本质也就是写作的本质。2、生活化作文的涵义及其系统构成。从学生这个主体方面来看,生活化作文的深层内在系统,体现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四个部分:认知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实践以及反思。第二部分: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点及其目的。一、生活化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学生的主体性、过程的完整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学生生活空间的完整性、师生关系的对话性等特点。着重论述了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作文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是其生活的主体,也是作文学习的主体。学生作文学习过程具有完整性,作文教学过程相应地也具有完整性。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