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及行为规制的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聚合APP凭借网络爬虫、推荐系统等技术优势,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新闻资讯,成为互联网中不可忽视的新闻传播力量。然而,新闻聚合APP在采集发布新闻过程中实施的深度链接行为导致其与著作权人或网站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了一系列著作权纠纷。虽然新闻聚合APP以深度链接属于合理使用、适用搜索引擎“避风港”原则等抗辩事由为自身行为寻求合法性,但依照我国《著作权法》和国际条约都无法让其完全免责。在认识到新闻聚合APP深度链接行为侵权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新闻聚合APP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产品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从技术上看,其致力于满足用户需求的推荐、订阅、交互等功能是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技术创新;从商业模式上看,其是媒体融合背景下新模式的创新。因此,对于新闻聚合APP的著作权侵权规制,要坚持平衡原则,既要对其不合理的行为进行规制,又要避免限制过度,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如此,才能兼顾到新闻传播中著作权人或新闻网站、新闻聚合APP、用户各方之间的利益。
其他文献
期刊
《鲁迅全集》作为在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全集之一,它的编辑出版过程历来是编辑出版史上的重大事件,围绕《鲁迅全集》的校勘、注释与辑佚研究也一直是鲁迅研究学界的研究热点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加剧,社会安全事件频发。社会安全事件是社会某些群体中利益矛盾的集中体现,在其发生过程中,来自事件当事人、政府部门、公众等多方的
“三网融合”是2010年至今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电信行业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地方广播电视行业面对这项改革采取何种管理战略,关系到媒体自身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试图借用战
研究以新闻生产社会学理论和建构论为支撑点,主要运用社会学和新闻学的有关知识,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辅助以访谈的方法,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