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类事业单位薪酬体系优化研究——以辽宁省地质局一○八队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cat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地勘类事业单位建立了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对调动职工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岗位设置和岗位管理滞后,工资制度偏重于学历、职称和工龄,仍未摆脱论资排辈模式和吃大锅饭的状态;其次是基层地勘单位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相脱节,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收入水平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造成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最后是分配方式单一,激励效果不足,很多地勘单位往往把绩效工资作为一个工资项目,使得员工收入与业绩贡献关联度较弱,使企业激励机制缺乏公平性和导向性。  地勘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承担着勘查和开发自然资源的重任,如何使地勘类事业单位实现市场化资源配置,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难点所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地勘单位系统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强化地勘单位岗位聘任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发展,能够有效激励员工的分配制度,以达到提高效率、注重公平、规范管理的效果。  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省地质局一0八队的薪酬制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优化思路:要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岗位价值和实际贡献为区分标准的薪酬体系,对外具备竞争力,对内具备公平性。文章最后指出,岗位设置和岗位评价是一0八队实施薪酬体系优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其优化设计的重点在于确定对内对外的薪酬定位,并强调薪酬体系优化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改进。
其他文献
我国已步入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新形势的到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与日俱增,灵活就业已经成为除正规就业之外最重要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的下岗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员和大学生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撬动人民幸福生活的支点,发展好就业工作是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灵活就业人员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非常积极
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任何建筑工程的实施都是为了给企业创造一定的利润,因此,建筑工程的编
建筑工程造价是现代建筑行业中广受关注的话题,直接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及长远发展前景.建筑企业应当准确把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在基础形式、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及剪力墙等方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注重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初中体育课来说亦是如此,如果让体育课深受学生喜爱,并接受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健康的成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