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数字接收机前端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前端系统作为接收机最重要的一部分,一直是无线接收机研究的重点,也是接收机实现较困难的部分之一。随着数字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路在通信系统中比重越来越大。但是A/D转换器直接量化采样高频信号还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普遍利用前端系统将高频信号下变频到中频再进行中频数字化的方案。射频前端系统如何有效的接收有用信号,抑制无用信号对有用信号的干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拟设计适用于30-1200MHz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前端系统电路,与普通通信接收机前端系统不同,本论文采用宽带扫描式超外差接收机前端电路的设计路线。它的典型特征是具有一个宽带捷变频的本振和一个宽带或可跟踪的预选器。该前端系统采用两次变频的方案,引入了两级混频电路。为了实现宽带数字接收机的扫描与分析功能,采取可变中频的方案,即采用70MHz高中频实现宽带扫描功能,采用21.4MHz低中频实现窄带分析功能。为了实现接收机的高分辨率,本方案采用宽带大步进本振源1与窄带小步进本振源2组合控制的方案,并且利用串行接口完成快速配置,同时提供了控制芯片的关键代码。本论文的撰写工作按照实际课题先论证后设计的方法,主要设计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利用二次变频的超外差模型设计前端整体链路。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设计思路,将系统指标做分解。利用工程中实用的估算公式预算并验证前端系统指标需求。利用ADS软件搭建前端电路链路等效模型,插入AC仿真控制器与增益控制模块预算链路各功能模块的增益状态,搭建频率合成器链路模型预算了一本振等效电路的相位噪声。(2)利用插入损耗法设计了一个截止频率为1250MHz的椭圆函数微带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输入信号的镜像频率和本振的反向辐射。采用阶梯阻抗微带滤波器模型,通过计算查询椭圆函数归一化表逆向算出微带滤波器各枝节电长度,再通过AppCAD工具计算出物理尺寸,最后利用HFSS软件建模仿真出S11、S21和VSWR曲线,得到插损、带外抑制和驻波比等关键指标,再通过优化处理得到了最优的设计参数。(3)采用混频环模型和DDS内插锁相环模型设计了两个频率合成器。本振源1利用Analog Device公司的ADF4151鉴相器和HITTITE公司的HMC440QS16G鉴相器设计了一个混频环方案,实现了输出频率1560MHz-2730MHz步进10MHz的双环电路。本振源2利用ADF4002鉴相器和AD9915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设计了一个DDS内插环方案,实现了输出频率1450MHz-1518.6MHz步进为1KHz的单环电路。在设计过程中将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融合,详细叙述了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其次利用ADIsimPLL、ADIsimDDS软件仿真出频域和时域的各项指标,最后在Altium Designer画图软件设计原理图和PCB图纸,并给出最终的测试结果。
其他文献
<正>宣懿皇后萧观音(1040—1075)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他“幼能诵诗,旁及经子”,①“工诗、善谈论”,“好音乐”,能“自制歌词,尤善琵琶”,②号称女中才子.“及长,姿容端
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制造大国,并正向电子制造强国快速迈进。电子装备的自动化程度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电子制造强国的标志。目前看来,国内电子整机SMT(表面贴装技
会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山区的高速公路和桥梁的项目逐渐增多。山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地质构造多,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和桥梁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因素也很多,如何在山区修建高速
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发布,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文章以广东省上市公司为例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广东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对内寒或外寒入于血分,或寒邪凝泣经脉所致的闭经,应以温血通经,散寒祛瘀之药为主,使之温散流通,瘀祛而生新。但鉴于闭经者大多体质偏虚,若过用温通行血,常致体虚不支,故又将温补气血
报纸
腋臭是一种高发于青年人群的常见皮肤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明确。目前对腋臭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主要依靠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诊断标准。针对其治
将Ru/γ-Al2O3和Pd/γ-Al2O3混合后,对乙基咔唑在高压釜中的可逆储放氢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433 K下,乙基咔唑在30 min内完成储氢过程,质量储氢密度达到5.67%,体积储氢
<正>~~
期刊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城市社区的数量和规模都日渐增多,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也与日俱增。研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根本任务以及城市社区文化的基本
在信息化教育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各地开展的层次深度不一,存在着很多问题与误区。基于此,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娄底市娄星区进行了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