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银行一直被认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但是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人们重新审视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宽松的利率引起银行过大的风险承担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危机后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货币政策攸关金融稳定。从我国的发展来看,虽然近几年来央行多次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将我国的通货膨胀和央行推行的各种降低利率的政策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国的实际利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那么我国现在的利率环境是否会引起银行过多的风险承担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在考虑银行个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四个路径:收入和估值效应、搜寻收益的动机、竞争效应和央行的沟通机制,并且对股权结构与银行的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基于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12年间的微观数据,运用GMM方法对本文的假设进行了实证的检验,并且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货币政策代理变量与银行股权结构代理变量交叉项的方式研究股权结构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联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在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下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存在的,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刺激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微观特征以及宏观的经济状况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股权属性会对货币政策与银行的风险承担的关联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