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离子调控Ag29团簇的自组装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团簇是介于小分子与金属颗粒之间的超小纳米颗粒,在超分子化学研究中起着桥梁作用。由于其具有精确的原子结构、单分散的尺寸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等优点,为研究者解决纳米团簇中原子级别的结构-性能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近年来,团簇的组装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组装后的团簇形成更高维度的结构相较于组装前的结构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纳米团簇的分子特性使其结构合理化;(2)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簇间相互作用可以在几个纳米簇晶格、基于簇的金属有机骨架和簇组装的超晶体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研究;(3)组装团簇在桥接分子和超分子化学方面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优化性能。目前,团簇的组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通过实验精准的调控团簇的组装行为,获得具有更优异性能的团簇基材料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调控团簇与配位的反离子以及溶剂的组成,组装Ag29纳米团簇形成了新型的一维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在实验上,我们通过调控Cs+(相当于抗衡离子)与Ag29纳米团簇作用,诱导纳米簇的组装,并对最终的产物进行晶体化处理。同时,我们利用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验证了[Ag29(SSR)12]3-和Cs+之间的结合。又通过X射线衍射仪获得了其晶体结构和机理信息。此外,我们还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光学性能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1)PPh3配体从簇表面剥离,得到了1D结构的Cs+-DMF-簇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s3Ag29(SSR)12(DMF)x;(2)团簇表面捕获Cs+的驱动力来源于Cs-S和Cs…π的相互作用;(3)溶液中Cs3Ag29(SSR)12(DMF)x与结晶膜中的光学性质(荧光发射和紫外吸收)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发现对于揭示Cs+诱导的纳米簇结构的簇内转化以及Cs+诱导的簇间自组装具有重要意义。2.我们利用Au25纳米团簇作为研究模板,实验上用异金属和异硫醇的复合物,与模板Au25进行掺杂。同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掺杂过程进行了跟踪监测。此外,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纯度表征。结果发现,配体交换和金属交换是两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功能化的复合物难以上接,修饰度不高,只能停留在粗浅状态,而不能达到彻底替换的效果。这项研究深入的探讨了掺杂发生的具体过程以及所对应的规律,并在机理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以后类似的掺杂研究提供了实验以及理论上的参考,也从另一方面,展现出许多本质的问题,对功能化配体交换的实施埋下了伏笔。
其他文献
1病历介绍例1:男,64岁,因发热、头痛、腰痛3 d,加重1d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不振,酒醉貌,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腋下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对扩散硅全桥为计的设计、工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了一套适合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在研制中对工艺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特殊的处理。
海洋生态损害不同于一般的侵权损害,是一种特殊的海洋环境“公益损害”;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也不同于一般的侵权赔偿,其目的不在于弥补受害人损失,而在于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海
多孔介质中的自发芯吸流动近年来受到了很多关注,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石油开采,农业灌溉,热管散热,微流体泵送等。例如,在集成电路行业,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芯片的集成度,封装密度和工作效率不断增加,使芯片的热通量密度迅速上升。热管作为高效的散热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热管技术通常使用高空隙率的材料如泡沫金属作为吸液芯来来提高散热效率,近年来这
<正>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经落下帷幕。经过"线上颠覆线下"、"线上抢占线下资源",如今,线上线下竟然走到了一起,谋求共荣发展。今年"双11"最大的亮点,是线上线下融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人员过度拥挤而引发踩踏等事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很典型的公共安全问题。开展疏散实验和观测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相对较大,提取相关观测数据困难,在
攻击是一种社会危害较大的消极社会行为,揭示攻击的影响因素对于攻击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儿童虐待是公认的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但是儿童虐待是怎么影响攻击的还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