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大宗商品贸易国,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东部沿海省份,大宗商品贸易近几年实现快速增长。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的贸易融资业务量和中间业务收入。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包括结构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加工融资在内的各类创新产品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十二五”期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熊市到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山东省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步伐加快,众多的大宗商品贸易商陷入经营危机。山东省相继爆发了数个重大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事件,给当地金融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分析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山东省特殊的产业结构、高比例的大宗商品贸易息息相关。省内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防控体制尚不健全,业务管理水平落后,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严,对转口贸易与虚假仓单交叉叠加、短贷长用资金挪用的现象核查不力,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交织发生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风险计量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同时引入作者工作的A银行,通过借鉴A银行的实际风险管理状况,找准大宗商品融资风险的表现和成因。从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到具体风险控制手段;从定量分析模型引入建议,到日常业务审查要点;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分析,理论分析结合实践分析,对商业银行防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进行了详尽阐述,对指导省内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