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产业布局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做大做强的障碍。本文在遵从广播电视产业特殊的双重属性的前提下,运用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布局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进一步合理布局提供一定改革建议。本文首先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布局的形成历程、现状及历史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业布局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0年至1982年,是党政合一的“两级办”格局,第二阶段为1983年至1998年,是“两级办”到“四级办”格局,而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形成了新的两级管、三级办格局。当前广播电视产业布局的整体框架大体上就是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布局呈自东向西数量梯度递减的带状分布、行政区划的块状分布以及区域内的点状分布。该布局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如其能有效地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同时有利于大型计划和项目的实施,也为我国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该布局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如东西发展失衡,行政区划、诸侯割据现象普遍存在,媒介同构分布、低质竞争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从宏观上来说,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我国广播电视体制不健全造成的,而微观上,它与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市场化程度不足息息相关。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的步伐刻不容缓,而当前各方面的环境也为其提供了改革的动力。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为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我国不断成熟和完善的经济环境给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提出了潜在要求,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广播电视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产业布局的改革也产生了迫切需求,而传媒业自身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也促使了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升级,大大增强了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的可行性。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增长极布局战略、点轴布局战略以及网络布局战略,文中对以上战略在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中的运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文章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的推进方式,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其主要强调的是政府在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中的作为,包括建构有利于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的体制环境及发挥政府在广播电视产业布局中的规划和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加快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实现多元化发展、构建区域广播电视产业集群实现专业化发展、实现广播电视产业的全国差异化布局实现一体化发展,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