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很高,有创的机械循环辅助和心脏移植是以往治疗终末心衰的主要手段。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开始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改善心肌梗死区域的心功能和心肌组织的再生上,所使用的移植细胞包括了骨髓细胞、内皮祖细胞、心肌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特别是拥有多向分化潜能和易于扩增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心肌细胞大量丧失(死亡和凋亡)和间质重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归巢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和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而且可以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表达而影响心肌间质纤维重塑。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1、取雌性Wister大鼠(n=38)先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2.5mg.kg-1,每周一次,连续6周)建立心衰模型。6周后存活大鼠(n=21)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n=11)和移植对照组(n=10)。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体外分离,纯化,增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用含有12%胎牛血清的DAEM培养基培养,流式细胞仪对体外培养的MSCs行CD-44表型鉴定。取第三代MSCs进行移植,移植前MSCs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3、末次阿霉素注射后一周,将5×106个MSCs通过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移植到移植组大鼠。心衰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培养基,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后4周,采用超声测量心功能及心室重塑,心脏切片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了解移植细胞在受体心脏的存活情况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及cx-43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第三代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CD44阳性细胞数占99.7%±0.9%,心衰MSCs移植组心肌组织中可以见5-溴-2′脱氧尿苷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归巢,心衰细胞移植组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阳性表达比心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归巢并表达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阳性。左室射血分数细胞移植组与心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7.26±1.64) % , (72.42±2.46) % ,和(93.60+1.54)%, ( P < 0. 05)。细胞移植组相对于心衰对照组左室心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归巢心衰大鼠心肌组织改善心功能及而且可以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表达影响间质纤维重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本实验研究兔眼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后,在视网膜组织及玻璃体腔中的曲安奈德药物浓度,分析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为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N-CTCP)与高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及限度。评价64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
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告全球每年人工流产数为4000-6000万人次,我国每年的人工流产已达1400万,重复流产率达50%以上,而人工流产特别是重复
<正>高速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测与应急管理是我国公共安全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截至201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19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