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了解了西北师范大学文理科7个学院教育实习的现状,主要从教育实习前的准备、教育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实习内容的情况以及影响教育实习的因素等;以及教育实习后的效果评价这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教育实习前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机会偏少,对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实习的目的和内容基本都了解。 2.教育实习过程中,代课节数平均为12节,达到了研究学校对教育实习过程中代课量的要求。 3.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且偏短;6周的实习时间除去第一周的动员和最后一周的总结,仅剩4周的实习时间,大部分学生希望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 4.考研的学生占教育实习人数的将近1/2,他们大多认为教育实习对考研会造成很大的干扰,由于要准备考研的复习,对他们来说教育实习的效果会受影响。 5.实习后对教师职业认同度很高,但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度却相对不高。 6.教育实习评价机制单一;仅仅凭借研究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单方面来评定,缺乏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参与,形成多维的评价体制更能客观真实地反应教育实习的过程。 本研究在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高校要重视教育实习工作、加强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大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实习模式。制定出适合考研学生的独立的实习计划,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建立完善的实习指导老师评价制度、构建完善的教育实习课程体系,提高教育实习的专业性、规范实习评价制度,促进实习生专业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