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中的精神困境——以《能不忆蜀葵》、《沧浪之水》、《桃李》为例论本世纪初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分子形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不同时代的形象具有不同的特点。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小说普遍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尤其是精神困境的体察。这其中,张炜的《能不忆蜀葵》、阎真的《沧浪之水》、张者的《桃李》以各自的表现方式,反映了当下知识分子在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和面对物欲时的不能自拔,为我们塑造了处于精神困境中的三种不同类型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的精神特点带有明显的消费主义时代特征,他们的出现表现了作家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及对知识分子角色的思考。从这些形象的悲剧性命运中,也可体察到当下作家自身位置的某种危机感,和对“知识分子何为”问题的思考状态。本文以这三部作品作个案分析,阐析“消费主义”语境中知识分子的观念冲突、价值流变和心理困惑,并通过与二十世纪初期知识分子形象的比较,分析二十一世纪初期知识分子形象异动的原因。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对三部作品中出现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描述、分析。根据人物形象特征及品格,文章将这些知识分子形象分为传统型、过渡型和世俗型三类。其中,传统型知识分子受中国“士”阶层价值观影响较深,世俗型知识分子受“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较明显,过渡型知识分子则居于二者之间。他们表现出当下知识分子在价值失落时的窘迫、妥协或放纵的精神特点。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二十世纪初期与二十一世纪初期社会转型期里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这两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在精神世界的描绘、生命之路的安排以及性爱的书写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时代语境造就了这些差异。二十世纪初期,动荡的时局并没有动摇知识分子昂扬的使命感,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家对现实与传统的批判性思考。二十一世纪初期,文化的震荡和价值的混乱使知识分子产生了角色危机,很多作家处于迷惘状态,知识分子形象是依照现实生活的发生而创作的结果。 第三部分从时代语境和作家创作心态两个方面来阐述二十一世纪初期知识分子形象的成因。在消费主义语境下,社会价值观发生整体性迁移。作家们不能完全认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也不能解决知识分子在新时代语境下的角色危机。在这种内外交困状态下,三位作家塑造的这些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他们对知识分子角色问题的思考和追问。
其他文献
在北宋词坛上,晏几道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词作写相思离别,柔情婉转,以“隋”著称,大体没有离开酒边花间的路子。但是他的词与北宋婉约词相比较,又显得“别是一家”。他的词
带式输送机在燃煤电厂运行的过程中是常见且重要的输送设备,为了有效防治带式输送机胶带跑偏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其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单一煤层开采的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由于通风系统不畅易发生瓦斯超限,制约煤矿安全生产.通过新工艺新设备定向钻机的投入,向瓦斯涌出目标层位定向实施高抽拦截钻孔,定向抽采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目前的各个行业的发展中也逐渐的朝信息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建筑行业,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并且信息化的发展更加突出.在建筑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于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波及到了社会的
“现代性”可以说是一个包含哲学、政治、社会、文学、经济等诸多范围领域的跨学科的理论命题,它同时也是一个实践命题,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伴随着中国经济
布鲁诺·舒尔茨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波兰文学家,他的想象力惊人、语言瑰丽,作品中展示了一战、二战期间东欧小镇独有的风土人情,以及作家博大丰富的内心世界。舒尔茨的作品数
分析了鹤壁六矿井田太原组L8灰岩局部瓦斯聚积的原因,对未开拓区L8灰岩瓦斯聚积区进行预测,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The reason of local gas accumulation in L8 limestone of Taiyuan
笔者用了最粗略的划分,即按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口承俗文学活动和笔传俗文学活动。口承俗文学活动中又根据功用的不同侧重将其分为:侧重叙事的扬州评话、侧重抒情的扬州戏曲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自整定的PID控制,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组织的能力,可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和优化。将该算法运用到煤矿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PID控制中,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