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2011年开展对湛江附近海域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定区域采样,采用多相分类的方法,对湛江红树林滩涂放线菌的资源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研究。在湛江高桥和特呈岛红树林保护区内根据树木种类(白骨壤、桐花树、木榄)和潮位带(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共采集土样550份,分别分离到放线菌110株、85株,共分离到195株放线菌。高桥红树林每克干土中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3.5×10~3-5.5×10~3 cfu/g)比特呈岛每克干土中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1.5×10~2-1.33×10~3 cfu/g)多。高桥红树林中,桐花树根际的土壤放线菌资源最丰富,放线菌数量达到5.5×10~3 cfu/g;在特呈岛红树林,同一采样地点,中层土样(5-10cm)分离的放线菌数量最多,表层(0-5cm)分离的菌株最少。实验对分离得到的195个菌株,根据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将分离到的放线菌初步归类,从中选形态各异的36株菌进行分类研究。本实验采用多相分类方法对放线菌进行鉴定。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可分为6个类群:白孢类群、金色类群、灰烬类群、球孢类群、灰红紫类群和粉红孢类群,白孢类群和灰烬类群是主要类群。细胞壁化学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36株放线菌分为2个类群,菌株40属于细胞壁Ⅲ/C型,其他菌株都属于Ⅰ/C型。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也将36株放线菌分为2个群:35株菌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所占比例为97.2%;菌株40属于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所占比例为2.8%;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红树林的优势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