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关系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中医药交流日益频繁。中医典籍作为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基石。中医典籍的英译是中医国际化和对外交流的基础和前提。中医典籍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著作和临床经典的总称。阅读中医典籍的最好体验是直接阅读原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拥有阅读原著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翻译在很多时候承担了延续原著在异域生存和再生的任务。译者与读者的主体间关系是由译作连接,译者对原文本进行了阐释和再创作,而读者以主体的身份阐释译作。很少有阅读译本的读者会将译本与原文进行比较,因此他们更希望能通过译本学习与原始读者同样的医学知识,获得相似的阅读美感。这要求译者充分传达原作的初衷,达到读者的阅读期望。同样读者也需要对译者充分信任和理解。译者通过引导读者阅读译本,促进读者对译本的接受与批评,而读者通过阅读,能对译者做出一定的评价,促进译者继续修订完善译本,这种间性关系是在怀疑与信任中构建的。本研究试图在整合生态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解读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和主体间关系。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医典籍英译系统进行历史的、功能的和外部生态环境的描写考察,其次,从微观的层面对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关系的互动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优化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关系的具体策略,旨在为促进中医典籍英译事业的发展,中医典籍英译研究的本体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关系进行研究,为学术界提供更多旳研究方法、框架和视角的参考。(1)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大量查阅、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典籍英译研究概况、翻译的生态学理论,如翻译生态学定义、翻译系统理论、翻译生态环境、翻译主体观、翻译的主体间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形成从生态学视角探讨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关系的科学认识。(2)本研究采取一种史学描写的方法,还原不同时期中医典籍英译的译介活动。(3)本研究以归纳及演绎的方法,从微观层面总结归纳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的组成和功能,从宏观层面归纳分析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的外部生态环境,然后结合归纳演绎法对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关系进行分析。(4)本研究以归纳分析的方法,围绕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对外部生态环境的适应、主体间的结构关系、主体间互动关系的优化等方面对优化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关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成果:(1)梳理了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演化历程,并概述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医典籍英译系统发展的不同特点。从整体上看,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历史演化是由简单化向复杂化发展,由边缘化向中心化发展的进程。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着,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环境与主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使各个主体相互之间、环境和主体之间达到协同进化、高度适应。其中在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形成阶段,中医典籍的英译以介绍性的翻译为主,译者多从西方文化医学角度来理解,其译法以归化法为主;在译语文化导向阶段,译者多出于研究兴趣或解决问题,选择的文献类型特点鲜明,以中医本草、理论奠基著作较多;在中医内涵形成阶段,译法上的改变为该阶段最鲜明的特点,异化法逐渐占领主流,拉丁化译法逐渐消失;在中医文化发展阶段,译者主体不断丰富,典籍种类不断扩展,中医文化在译文中得到体现。(2)分析总结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的组成和功能,第一,认为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主要包括赞助者、原著研究者、译者、读者以及评论者;第二,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的生态功能具有导向功能、调适功能、反馈功能。(3)总结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的外部生态环境,首先,对政治经济环境进行了历时性分析,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政治经济环境从译语文化导向的阶段逐渐发展为以中医文化发展为中心的阶段;然后,对文化环境进行了分析,选择了的两大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第一,中医典籍原著的研究;第二,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进展。(4)分析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关系,第一,梳理了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关系的演化历程,在形成阶段,主体间关系往往以译者为主导;在译语文化导向阶段,主体间关系由赞助者和译者主导;在中医内涵形成阶段,原著研究者参与到主体间关系的互动中;在中医文化发展阶段,主体间关系表现为各主体共同参与互动;总体而言,主体间关系呈现从译者主导型逐渐发展为各主体共同参与的特点。第二,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关系的特性是呈共生性、交互性、层次性、动态性以及成长性。第三,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结构关系主要包括功能结构、资源结构和空间结构。(5)提出优化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关系的具体策略,第一,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对外部生态环境的积极适应有利于优化主体间关系,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中医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在与外部生态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吸纳、丰富自身系统发展;第二,通过功能、资源、空间结构的优化以促进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结构关系,其中以功能结构的优化为导向,以资源结构的优化为指引,以空间结构的优化为策略;第三,通过信息传递、反馈调控的优化以促进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互动关系的优化。结论:(1)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历史演化是由简单化向复杂化发展,由边缘化向中心化发展的进程。中医典籍英译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着,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环境与主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使各个主体相互之间、环境和主体之间达到协同进化、高度适应。(2)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主要包括赞助者、原著研究者、译者、读者以及评论者。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的生态功能具有导向功能、调适功能、反馈功能。中医典籍的英译本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涉及复杂的跨文化因素的动态过程。它是赞助者、原著研究者、译者、读者和评论者等主体相互关联的互动系统,并受主体所生存的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3)目前政治经济环境赋予了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更大的自主性,更有利于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典籍原著的研究以及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进展对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的中医文化认知和理解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4)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关系是从译者主体性逐渐向各主体的共同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关系的特性是呈共生性、交互性、层次性、动态性以及成长性。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间结构关系主要包括功能结构、资源结构和空间结构。主体间关系的变化对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5)中医典籍英译系统主体对外部生态环境的良好适应有利于优化主体间关系;通过功能、资源、空间结构的优化以促进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结构关系;通过信息传递、反馈调控的优化以促进中医典籍英译系统的主体间互动关系的优化。
其他文献
语言风格是小说翻译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目的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实现译文与原作的动态对等。以短篇小说集《
目的:本研究拟利用公开的NAMCS调查数据库,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在美国的疾病情况,了解IBS-D患者在美国的治疗现状及趋势。通过NAMCS调查数据库发现,IBS-D病例在美
<正> 班级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且极其复杂,要认识和研究它就必然要采取多种方法。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描述和分析英、美、法、德、苏等国的班级工作状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意识为教目标。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再只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
近10年来,中国会计领域的改革有目共睹,尤其是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规模之大,内容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套既符合国情,又在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
<正>一、问题的引出1995年,年仅6岁的甘林被人贩子辗转拐卖,16年后才得以与亲生父母团聚。2010年,人贩子邱文龙落网并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甘林的父亲甘正洪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
<正>当前,无论是代表国家队层面从属竞技领域的国青队和国少队,还是代表大众层面体现普及的学校足球,竞技水平每况愈下,注册青少年人数也逐年大幅度减少,在中国足协注册的人
水雷作战平台旨在针对如何实现水雷具有大水深布放、大范围封锁、远距离重复打击能力进行探讨。文中提出了一个标准武器作战平台以搭载适用的鱼雷、导弹等成熟武器的设计思想
<正>【裁判要旨】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章程关于股东会对股东处以罚款的规定,系公司全体股东所预设的对违反公司章程股东的一种制裁措施,符合公司的整体利益,体现了有限公司的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次区域合作取得新发展,呼唤新型理论工具解释到底什么是次区域合作,什么是“好的”次区域合作,中国和东盟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次区域合作。环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