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根据地域性、塌陷区植被恢复典型性、矿种的不同等因素选取了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大杨树煤矿、鑫鑫煤矿、白乃庙铜矿、炭窑口硫铁矿四个矿区为调查区域。通过对这四个矿山塌陷区的塌陷情况、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和土壤样品的实验分析,总结了塌陷对植物种类数量的影响、塌陷对植被的影响以及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植被生长情况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塌陷区适生植物种筛选和植被恢复结构与配置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大杨树煤矿、炭窑口硫铁矿、白乃庙铜矿塌陷区植被为人工恢复的植被,其植物科属种数占对照区比例均高于80%,鑫鑫煤矿塌陷区植被为自然恢复的植被,其植物科属种数占对照区23%以下,因此,矿山塌陷区治理最好采取人工植被恢复的方法,自然恢复方法对植物种类的恢复效果极差。(2)矿山塌陷区乔草恢复模式、草本恢复模式、农田恢复模式下生长的植被生长状况均比对照区差,其中乔草恢复模式相对较好,即塌陷对乔草恢复模式的影响较小;塌陷区不同坡度条件下,坡中生长的乔木各生长指标比坡顶和坡底生长的乔木明显低。(3)乔草恢复模式可以让塌陷区土壤松紧适宜,改善塌陷区土壤通气性。塌陷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对照区,其中,乔草恢复区有机质含量更接近于对照区。(4)大杨树煤矿塌陷区可以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蒙古蒿(Artimisia mongolica (Fisch.ex Bess.) Nakai)、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作为优势种进行植被恢复。白乃庙铜矿塌陷未稳定,在植被恢复过程当中应以种植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 P. Smirn.)、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Schult.)、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等草本植被为主,等塌陷情况稳定后再相应的栽植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等木本植物。炭窑口硫铁矿塌陷区可以用甘蒙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和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等灌木为主来进行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