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广东省工业布局的空间差异及演变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述评国外国内关于工业发展与布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广东工业布局的特征与演变为主线,简要回顾了1990年以前广东工业发展的一般历程,接着利用大量的相关统计数据和其它资料,重点分析1990年以来广东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行业特征、地区特征、发展动力与空间差异原因、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空间优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如下几方面: 广东工业发展与布局的总体特征:1990年以来,广东工业高速增长,工业空间处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环珠江口地区是工业的高度集中区和省内工业增长的推动地区。珠三角引领全省的工业化进程,省内工业的地区差异仍可能进一步扩大。 工业布局与演变的行业特征:绝大部分行业集中在珠三角,而且仍在继续集中。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行业是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行业的内部差距拉大。高集中度的行业往往对资源、技术或资本的依赖较强,而且行业集中度越高越倾向于继续集中,行业集中度越低越趋向于波动。行业空间变动以近域蔓延为主。 工业布局与演变的地区特征:地区分工不断深化。全省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一起一落”对应明显。空间相邻的城市行业结构较相似而且有近域趋同远距趋异的特点。 工业发展的动力与布局差异的原因:外资、流动人口、技术进步、制度改革是广东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广东工业布局空间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展的历史基础不同、工业的行业结构不同、要素的空间集中与流向不同、经济的影响能力不同、乡缘与地缘的差异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差异等方面。工业布局空间差异的机制就是在乡缘与地缘差异造成发展机会的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路径依赖。 工业布局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空间优化:本文认为,珠三角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是集聚中心,但是珠三角的内部扩散会更加明显。省域外围地区将进入工业化的浪潮,全省工业向高级化演进,沿海部分地区面临重化工的发展机遇,区域合作新政策为省内的部分沿边地区创造新机会。但是省内工业增长过分依赖珠三角地区,同时珠三角工业又面临升级的压力,地区工业的发展差异还有扩大的势头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培育外围三个增长中心、建设沿海工业增长带、促进工业向珠三角外围地区的近域扩散、优化地区分工。 本文最后认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差异是影响布局差异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锁定与路径依赖是工业布局空间差异的主要机制;近域蔓延与行业结构近距趋同、相似性“距离衰减”具有密切联系。而且行业性质不同,其空间变动的特征也不同。
其他文献
由于观念、开发意识、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对世界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才能达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双赢、使二者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将为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是进行土地利用变
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发建设及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循环、水文过程的影响与反馈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尺度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原有的水循环过程、自然生态造成显著的改变与破坏,水灾害、水污染、水源短缺等水生态问题已成为区域发展的诟病与阻碍。探讨城市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近年来
学位
由于长期的人类影响,三峡地区的植被破坏严重,区域生态平衡被打破,植被的保护和建设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利用各种分析和实验手段,进行野外调查、植被
滨海旅游业是我国的海洋支柱产业,其增长态势居主要海洋产业之首。但近年来滨海旅游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开发规划不合理,景区景点环境压力大,服务体系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充分等现象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最近,他又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紧跟时代发
毛泽东夫妇都是典型的红军装束——八角帽、布质红五星和棉布军装;贺子珍扎着腰带,打着绑腿,更是英姿勃勃。 头顶青天白日,那不是投降国民党了吗?在八路军一二○师的战士中,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不仅通过人口转移得以表现,更通过空间转换得以固定。从形成来说,城市边缘区是新城镇空间生产的场地,是乡村空间向城镇空间转换的熔炉和加工厂。从发展来说
1950年的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竹木挺拔,山花竞放.翻了身的农民满怀喜悦,在赶牛犁田;身背书包的学生们嘻笑追逐,向学校走去.在4月3日,却发生了一次震惊湖南的惨案——岳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