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选用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球根白丝膜菌(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4种外生菌根真菌对一年生油松幼苗进行人工菌根合成研究,目的是了解这些菌种与油松的共生情况,从而筛选出油松与真菌的最佳菌树组合,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在纯培养条件下,浅黄根须腹菌、乳牛肝菌、厚环乳牛肝菌均适合在MMN平板培养基中适合生长,而球根白丝膜菌适合在PACH平板培养基上生长。(2)浅黄根须腹菌、球根白丝膜菌与油松均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二叉状菌根或棒状菌根,二叉状菌根分别占90%和70%,棒状分别占10%和30%。形成菌根后菌根表面外延菌丝明显,浅黄根须腹菌与油松形成的菌根外延菌丝粗壮,索状,较长;球根白丝膜菌与油松形成的菌根外延菌丝棉絮状,单个菌丝较细,非索状,菌丝比及前者短,两种真菌形成的菌根的外延菌丝很容易辨别;而乳牛肝菌与油松形成的菌根为二叉状居多,表面菌套不明显,几乎看不到外延菌丝,菌根感染率也不超过20%;而厚环乳牛肝菌没有与油松形成菌根。(3)试验表明:在接种的四种外生菌根真菌中,球根白丝膜菌、浅黄根须腹菌、乳牛肝菌与油松形成菌根后对油松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厚环乳牛肝菌的油松生长明显低于前三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