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川新区是西部地区一个全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从如何保障铜川新区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立足于水环境保护,研究区域水环境的管理与控制问题。 论文首先从水环境系统的定义和铜川新区水环境特点入手,将水环境系统的两个要素—水量与水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该区域水环境管理与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铜川新区水环境管理与控制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建立和系统决策。通过建立水环境管理与控制四个子系统,将铜川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机协调起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将铜川新区分为5个水环境功能区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各种水体进行了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确定了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采用灰色预测和政府预测确定了部分规划年(2010年)区域需水量与污染物(CODcr)排放量。 以规划年各个分区缺水量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供水点、用水点水量平衡方程、供水保证率为约束条件,结合“三河两库”联合调度方案,对铜川新区水资源配置系统进行模拟与优化;并从水库向河道的弃水量入手,将水质子系统、水环境管理规划子系统与水资源系统统一起来;采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水库水质模型对各种地表水体进行模拟,并计算了各种水体水环境容量的组成。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与“全部处理”或“全不处理”战略,以各排放口的污水处理费用和污水转输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水量平衡方程、水质方程为约束条件对铜川新区不同水平年的水污染最优化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求解;采用6个具体指标,将不同目标下规划方案的水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和相对值进行比较,最终确定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环境控制目标。